一、前言
现如今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渐被老师们重视,但是对兴趣培养中也暴漏出许多的问题,过于片面,如部分教师往往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实体演示,以及色彩鲜艳的图片反复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直观手段造成的最初的新奇刺激固然能收到“激活”学生学习兴奋点的功效,对学习活动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是有限的;直观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感觉之后难以摄入思维,成为思维的素材。因此它常常是一种短暂的兴趣,只能做为培养稳定兴趣的开端。对于兴趣,在心理学上,兴趣可以划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有的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喜欢参与物理实验,在实验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如有的中学生学习物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理知识,他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学习和准备实验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因此如何利用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转化正确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成了我感兴趣的问题。
二、问题提出
很多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都认为物理难学,难懂,对物理很难产生兴趣,而我所想探讨的对物理的兴趣不是一种孤立的、分割开来的兴趣,而是由直接兴趣、间接兴趣所构成的梯度兴趣。
首先注重直接激发引起的兴趣,即由直观教学引发学生感到“有趣”的学习兴趣,抓住它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则能促使直接兴趣产生并向间接兴趣转化。
再次注重间接培养以扩展兴趣,乐趣是由间接兴趣引起的强烈求知的理智感,这是比直接兴趣更高阶段的兴趣,是感性向理性的一次升华。此阶段学生的探索视角已脱离了事物或现象的表征,但是还未深人到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因果关系的程度。因此,这一层级的兴趣具有相对的针对性和稳定性特征,在此过程中主要以认知探索活动内蕴的乐趣为支撑点,同时必须辅以成功的活动结果的配合,以期达到树立自信的目标,强化认知的效果。因此解决对物理兴趣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的转换。
在完成物理教学兴趣培养中除了完成有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换的问题以外, 将稳定的对物理的兴趣来形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学习和突破的难点问题。
在这一阶段,学习兴趣与个人志向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方向性、自觉性、稳定性的特点,这是兴趣发展的最高阶段。这样稳定的学习兴趣,一旦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便会产生出巨大的热情和惊人的毅力,并迸发出创造学习的火花,这正是兴趣学习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三、解决途径
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曾说:“兴趣只有发展到高级认知兴趣的层次,才能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兴趣成为学生个性的一部分;才能和高级需要相结合;才能对知识的探索有一种不可遏止的追求。”这里休金娜所强调的高级认知兴趣的内涵其实就是我们所探讨的稳定兴趣,即志趣。我们力求通过这三个兴趣阶段的培养,把握初中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并达到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同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心理特征,升华到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的高度,让学生由知学到好学,由好学到乐学,其必然的结果是学有所成。如此,我们也就成功地完成了物理教学中兴趣培养三阶段的任务。
为改变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并运用行教学模式中,就兴趣发展三阶段谈一些常用解决途径。
1. 激发直接兴趣的常用方法
首先教师要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甚至面部表情上绘学生庄重大方、积极向上的感觉。步人课堂后几句热情的开场白,会把学生全都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使之迫不及待地听讲,这样,同学们在做练习时,会踊跃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课堂效果会很好。
其次注重直观的艺术感染。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理研究氛围,使老师在情景中教,使学生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练习与实践。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应尽量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2. 养间接兴趣的常用方法
要在学生已形成的直接兴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已有的有趣转化为乐趣,并趋于稳定。应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弄清楚学生在学习上有哪些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激励的预期目的。
其次定好切实可行的目标。教学活动应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低起点”指教学起点要低,然后逐步加深难度,把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小步子”即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的频率减至最低的限度,使学生层层有进步,不断增强学习的动机。“多活动”即针对学生有意注意时问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将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快反馈”即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讲,也有学生练,还有老师的查,及师生的共同小结,使学生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再次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趣味性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联系新的知识,创设情景,或者在每单元的最后一课时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讲述有关物理内容的贴近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使所学知识得以灵活的运用。使学生学会找出适合自已特点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物理知识。
3. 锻炼稳定兴趣的常用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文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兴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由现象表征所引起的感官刺激上,只有当兴趣指向事物本质属性,因果关系的探讨方能转换为一种求知欲,维持认知活动持久而恒定的进行,这恰恰是兴趣发展的内涵。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几点:
首先加强目的性教育。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鼓励学生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努力打好物理基础,以适应将来工作的要求。
其次加强信息交流。信息作为一种动力,正确地积累,加工和传递,可以起到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不能将自己封闭在本校范围内,要掌握国外和先进地区,兄弟学校物理学习的状况,学习它的长处。并有意识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积累多了,学生就能自发地进行比较,肯定自已的成绩,找出存在的差距,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形成稳定的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比如,物理也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物理材料的应用等,都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在课堂上能举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习题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感到物理知识有用的同时又能提高学好物理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