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种教学设计方案的简单评析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7-22 15:50:28 |
|
|
[方案1]
1、教师演示手摇式发电机发电后,启发学生思考磁是怎样产生电的?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记录表格分组实验(在这张表格中,已经给出了开关的状态,导体运动情况如静止、上下、左右运动),学生只需通过实验观察,填写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情况;
3、教师提示大家利用自制的木刀、自带的菜杆或毛线,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割磁感线,从而充分理解“切割”的含义;
4、请学生在交流讨论基础上总结实验结论。
[评析]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教学内容能顺利推进,但明显的缺点是:启发性和探究味道不足,因为实验器材是教师提供的,实验过程也是完全按教师提供的表格内容进行;另外,菜杆或毛线的准备也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因为教师完全可以就地取材,把地板和天花板分别比喻成磁铁的N、S极,然后请身边的几位同学举手表示磁感线,这样教师用手中的教棒代表导线,“切割”的感性认识是很容易建立的。另外,如果想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切割”的感觉,只要两人合作,一人举手代表磁感线,另一人举手代表导体,十分方便有效!
[方案2]
1、演示奥斯特电生磁实验,逆向思考:磁-->电;
2、请学生思考:如何检验实验中是否产生了电流,在学生提出利用电灯、电铃、电流表等方案后,师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使用“灵敏电流计”更加科学;
3、在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后、断开开关,依次更换磁铁:小磁针条形磁铁U形磁铁,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均未偏转后,师生很失望,怀疑磁不能产生电!
4、教师看似“忘记了”断开开关,将磁铁从导线旁拿走,学生意外地发现指针发生了偏转!!发现了磁能生电后,继续对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探究……。
[评析]这是一节示范课录像,应该说这一种设计是十分精彩的,它符合发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探究过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但在认真观看教学录像的过程中,我遗憾地从镜头中发现,课堂的一开始,学生的桌前摆放的便是组装好的电磁感应实验器材,并且学生课本也是敞开的,这想此时大家一定与我有同样的疑惑:①既然桌前摆着器材,老师提出的如何选择器材的问题是否还具有启发性?②磁到底能否生电?面对组装好的实验器材,好奇的学生只需合上开关,碰一下线圈或是瞟一眼课本便知道结果,探究的过程是否流于形式?
因此我想探究性教学是否需要强调学生不预习?在探究过程中是否要强调学生合上课本,用大脑去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用眼睛去寻找回答问题的答案?
|
上一个物理: 教学案例实验课《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下一个物理: 刍议实验教学资源及其开发策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