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索与创新——从一节课改实验课谈探究性课堂教学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7-25 13:42:44 |
|
|
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取不仅仅是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孤立过程,还需要一定的经历和情景性的过程来辅助。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应当是师生通过实验探索和理论推导等手段进行不断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笔者在听一堂题目是《超重》的课改实验公开课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一节课上,教师是这样引入问题的:你们听说过蹦极这项运动吗?请问为了安全,运动员是不是用细钢丝捆在身上,为什么?由于问题提出的方式新颖,答案简单,又不是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非常想知道这一问题与本节课有什么联系,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教学的核心内容上来了,于是一节有关超重问题的探究性物理课就开始了。这时教师再播放一段弹簧秤下挂一个钩码在电梯中随电梯上下运动时弹簧秤读数变化的录像,同时在电梯里放有一个两边分别放有物体和砝码而平衡的天平,在整个电梯的变速运动中.天平并没有失去平衡。而此录像正是教师在课前同几个学生共同录下来的实验片断,由于课堂上出现的实验者和事件都是学生熟悉的人甚至有部分学生亲历了实验,给学生一个真实感,使学生很容易进人了探究问题的角色,并得出了加速度变化时物体的质量不变,重力也不变的结论。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播放一个小女孩在电梯中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时体重计的示数变化、加速度方向变化、速度方向变化的动画课件,使学生知道了电梯对小女孩的支持力(或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变化与运动方向无关,只与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有关的结论。同时,在课堂上师生共同通过类似的实验和对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计算,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核心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有一种该规律就是我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的成就感。
在本节课结束前教师通讨播放神舟五号升空,在轨道上运行,进人大气层抛防热板、打开主降落,点燃缓冲发动机和美国航空飞机上天的课件及图片,经过点评,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科技最前沿的知识离我们并不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而本节课的几道别开生面的作业,把新课标理念与常规教学做到了完美的结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作业1:请同学们思考并上网查询,载人航天器在升空和降落过程中,人类所经历的三个生死关在哪里?(起飞降落阶段的超重和进人大气层的起热)。选择性作业2:其一、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撰写一篇有关介绍载人航天器或卫星发射的小科普论文;其二、你可以撰写一篇“我梦中的迷你航天器”科幻微型小说,条件是文章中所描述的飞行器基本原理必须符合物理学规律。以上文章格式、字数、形式不限。必须完成的作业3: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寻找或设计一些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题目并写出答案;以上作业的完成形式可以是小组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
这节课改公开课有许多成功之处,首先是课前的准备,以往备课都是教师自己的事,而本节课授课者独辟佳境,课前就让部分学生参与课件制作的实录工作,这就为这节课的成功作好了铺垫。其次本节课成功的地方还在于教师把大量与本节课有关的中外高新科技成果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其教育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本节课的最成功之处是教师并没有把课堂授课的结束作为探究式学习的结束而是给学生布置了一系列可选择的富有人性化的作业,这既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深刻印象,又是对本节内容最好的总结,把传统教学同现代教学做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既是一节课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究性学习的开始,同时打破了写作由语文垄断的学科界线。
|
上一个物理: 巧用多媒体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下一个物理: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资源及其利用初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