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演示实验对学生认知建构的意义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09-18 09:47:25 |
|
|
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进行演示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演示实验引发学生兴趣的功能,而缺乏演示实验对学生认知建构意义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有意的探索。
一、演示实验的认知建构功能
营造教学场,诱发“智力风暴”教学场是指适宜于认知和知觉的环境,它有知觉上对学生有刺激的作用,而且在学生心理上也能产生影响,包括信念、情感和目的等,就如同放进电场和磁场中的物质受到影响一样。如果演示实验设计得非常成功,提出的问题又非常有针对性,会使所有的同学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即使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也会被课堂上热烈讨论的气氛所感染,自觉地投人学习。当积极参与思维活动时,能对其他同学表述的看法进行筛选、评价,并从中汲取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自己处理问题的意见,而自己的意见又会引起其他同学信息的反馈,被称为“智力风暴”。如果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眼神充满神秘和期待,言语上又具有鼓励性的话,则学生很可能不会在课堂上显得拘束,避免由于答错问题而引起尴尬。
引起思维冲突,促进认知建构演示实验一般放在课堂的开始,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演示实验的结果与学生原有认知的冲突就能达到这种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当前的知识信息发生矛盾时,学生便会产生一种心理距离,而学生想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试图解析、分析时,由于遇到了困难,学生争先解决问题的心理期待,会使学生能积极、能动地展开思维,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利用皮亚杰的理论,就是演示实验使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平衡,而要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就必须去创造一个能容纳新刺激物的新图式,引起主体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实现质的飞跃。
例如在介绍电磁感应定理时,可以用类似魔术的方法。如图1,在一个木箱(木箱里放有磁铁)上放有一个试管,制作一个铜丝圈,圈可套在试管外面,与铜丝串连一个闭合电路,电路上有一个小功率的电珠。当离开箱子时,圈从试管上端滑下,电珠没有发亮,这时,教师装作发功的样子给试管发功,放到箱子上,这时,铜圈从试管上端滑下时,电珠竟奇迹般地发亮了,世界真有如此神功?学生也不相信,但一时否定不了,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呈现物理现象,丰富学生表象物理表象建立在物理现象感知过程的基础上,它是感知过程的物理客体在头脑中重新呈现的影像,处于理性与感性的过渡阶段。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表象经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就形成了物理概念。有证据表明,丰富的表象是发展物理思维的必要条件,这种内化的语言,由于自身的概括性,具有更广泛的迁移能力。
例如学习弹性形变时,学生对比较明显的形变,如弹簧、海绵,都容易接受,但说到“放在水平面上的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就是由于受到书的挤压发生形变的弹力”便觉茫然。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实验,或者利用光杠杆等放大的方法,使实验现象明显地表现出采。在吸气球的实验中,先在空瓶(如盐水瓶、三角瓶)里倒人1/4容积的热水,晃动一下瓶子,将水倒出,随后迅速将一只气球套在瓶口上,让瓶内的空气与瓶外空气隔开,然后把瓶子放在盆里,用冷水浇瓶的四周,使瓶内的空气较快地冷却,气球先吸人瓶内,然后又逐渐增大,用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如图2)
二、针对以上的分析,在演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演示实验时,教师不能只是演示,要有言语指导。在演示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的器材一一作介绍,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指出学生着重观察什么,哪些设备是辅助性的,要交代清楚。如果条件允许,可利用幻灯机、投影仪、电视和录像等现代教学设备。在一些关键的问题处,教师要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演示实验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参与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演示实验不光是展示“新、奇、特”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即物说理”,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演示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思维、分析、总结规律;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分析,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例如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尽管实验的装置、操作无误,但实验的结果往往总是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这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缘由。在用验电器验证电荷的种类时,如果遇到相异电荷,当检验棒快速地靠近验电器时,检验器锡箔的张角并不是一直变小,而是先变小,然后又有所增加。教师抓住疑点让学生思考,即所谓“悟物穷理”,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
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演示实验事前应该有充足的准备,包括材料的选择、操作的步骤、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演示得成功能使学生尽快进人角色,演示得不成功,轻者使学生兴趣大大降低,重者使学生对实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所以说,课堂演示实验要尽量保证一次成功、现象明显,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演示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
|
上一个物理: 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下一个物理: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物理课外活动初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