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内的形式
1、发现式探究,主要过程是:教师提供相关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或验证猜想的方案,——实验操作——讨论、归纳与反思。发现式探究学习常用于一些重要的概念、规律课的学习,如“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用多媒体或实验提供一个情景,一辆小车在平面上慢慢停下来,然后提问“小车能不能晚一点停下来或不停下来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然后每桌提供三块粗糙层度明显不同的木板,一个小车,一块可固定在木板上的斜面,让学生操作;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与结论进行反思,鼓励提出新的问题,如“能有没有摩擦的平面吗?”或者“没有摩擦的平面上小车还能走吗?”等等。
2、接受式探究,主要过程是:教师提供有关知识和背景材料——操作或讨论——得出结论——应用反思。接受式探究学习主要用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或操作技能的学习,如“质量”一节,教师讲解“一把铁锤比一个铁钉含的铁多,一条木船比一把木椅含的木材多,那么一个物体里所含的物质有多少用什么来表示呢?”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天平挂图与天平实物,让学生分组讨论天平使用的顺序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得出使用顺序与注意事项都是科学的必然要求,最后进行作业。接受式探究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主动的接受知识。
3、混合式探究,它是指在某些环节是接受式探究,在某些环节是发现式探究。如“机械运动”一节,用接受式探究学习“运动的普遍性”: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故事,提出探究问题,“怎样才能回答这个大问号呢?”指出教材中有现成的答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第二自然段,进行讨论、归纳,自主解决问题。用发现式探究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让学生观看书上插图,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司机说乘客‘没动’,而路旁的孩子说动得‘真快’?”让学生对问题提出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出小实验, 如把课本平放在桌面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分别以桌面、课本、尺子为标准,观察其它二者的运动情况,学生很快认识到“相对不同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情况是不同的。”
课堂内的探究式学习的共同特点是:以问题带动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积极主动的学习代替了被动的强迫学习。课堂内探究性学习成功的关健是:教师善于从教材、社会、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挖掘出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课堂内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提供问题解决所需的材料,如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
二、课外的常见形式
1、探究性实验与制作
物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材中有许多验证性实验,课堂上完成这类实验,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就行了。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提前向学生提出要求,在家庭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完成。如初二物理一开始讲“测量”则向学生布置测量任务,如测量象棋子的周长、厚度、直径,或重庆到北京铁路全长等。学生不知道结论,没有现成的实验设计,需要学生自已去探寻结论。再如学生自制橡皮筋测力计,由于提供给学生的橡皮筋长短不一致,测力计刻度也就有差别,这必定引发学生的新问题,为学生的创新埋下种子,为拓宽加深教材和培养能力提供契机。课外探究性实验与制作的特点是:学生自主性强,时间、空间相对充足,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观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五官”的作用,使他们真正做到“四到”:手到,耳到,口到,脑到。
2、专题探究活动
《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物理学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根椐教材提供的物理实践活动的参考课题,也可以根椐学校所在地的环境、现实,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已提出解决专题的方案,自已调查、实验、上网收集信息,自已得出结论,自已对结论进行反思、评价。专题探究要有成效应做到三点:其一,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预见学生小组能否完成专题探究,在完成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哪些困难,有针对性的作专题讲座;其二,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专题研究,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其维持时间较短,因此不断的变化活动形式,可让学生保持兴趣和热情;其三尽量用学校和家长资源来开展研究,这样可避免可能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
3、开展科普讲座
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让他们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联,树立科学观,开展科普讲座是最有效的方法。科普讲座能够调动学生对自然、社会广泛的兴趣,作科普讲座既可是教师,也可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向同学介绍自已最感兴趣的科普知识。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对于物理中的探究性学习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来源:考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