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九个方面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创新能力是一种能产生新的认识或创造新的事物,从而发展自我、改变环境的能力[1]。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更新创新教育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化教育的科学理念,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拥有创新勇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间的交流包括知识信息和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的信息等。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因此,教师价值引导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教不断向学转化,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进行换位,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具体地说,教师应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则是学习者、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在课改进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谈心、交朋友,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建立创新意识。
二、创设创新教育的环境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和课堂中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新课改要求首先要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要为人师表,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其次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围绕教材创设疑境、疑点、悬念、难点,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大胆做,要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异议和建议,对实验进行改革和新设计,有计划地培养、训练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青少年缺乏创新精神的三大主要原因是:崇尚权威,不敢对书本、教师等提出质疑;思维定势化,对很多事物墨守成规;从众心理,不敢抛头露面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制,“一本书、一支笔”,“上课讲、下课走”的教学模式特点就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教,轻学生学,教师成为教学参考书的“贩卖者”,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容纳器”,学生在学习百科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思维,没有主见,没有参与。
新的课标改革要求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因此,要真正适应新课标,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一把手的做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敢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提倡学导式教学,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真正参与教学,摆脱依赖教师的懒惰心理,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导学生按目标、按层次学习,也可通过导学、自学、助学、互学等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力量的源泉[2]。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观察世界,进行创新思维的驱动力。好奇——怀疑——探索——创新,爱因斯坦称:“神圣的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容易对许多事物习以为常,见怪不惊,好奇心逐渐减退,基于此,科学家提出保持“童心”,即使说像儿童那样一直具有好奇心,具有探索的热情,进而促发创新。
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广义上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的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也是创新,学生的好奇心与创新多数是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好奇心与创新又为其成人后的创新作了准备。同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不是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和新方法,都是创新。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