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自由落体的认识历史 |
|
|
来源:N 更新时间:2010-4-18 |
|
|
人类对自由落体的认识历史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关于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做了大量的实验,他站在斜塔上面让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塔顶上落下来,并测定下落时间有多少差别。结果发现,各种物体都是同时落地,而不分先后。也就是说,下落运动与物体的具体特征并无关系。无论木制球或铁制球,如果同时从塔上开始下落,它们将同时到达地面。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认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我们若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分析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都将获得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实验得出大小两球同时落地的结果是符合万有引力定律的。就是说伽利略的实验结论和从万有引力定律所做的理论分析是完全一致的,从这一点来说,伽利略的实验是正确的。但是,万有引力定律完全成立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必须假定任意两个中性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完全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任意两个物体场都与地球场作用的规律完全相同,而其实不然。 关于重力加速度的公式可以利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 地球上空的物体在以地心为描述其运动的参照点时,它是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与地心连线的方向上受到的合外力是一个指向地球中心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由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f向=f万,根据向心力遵循的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g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可得, (当r>>h时) 在上面的式子中,m是地球质量,m是物体的质量,r是地球半径,h是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g是物体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的向心加速度,也即物体在此处的重力加速度,g是引力常量。 再来看一下地面上空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情况,这种情况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大于物体在该位置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自由下落受到的合外力仍然为:f合=f万 从上面推导出来的物体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在地面上空同一高度的两个物体,不管物体的质量、大小、结构、密度如何,它们获得的重力加速度都是完全相同的。 因为按照场之间的作用规律,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实际上是借助于物体之间的场产生作用。同样对于任意两个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也是借助于场产生作用。只有任意两个物体自身所带的场与地球场之间产生的万有引力作用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规律时,万有引力定律才是严格成立的,产生的重力加速度才能够总是完全相同,两球才能够同时落地。但实际情况是,万有引力规律只是一种近似,任意两个物体场与地球场之间的作用规律一般来说并不完全严格的遵从万有引力定律,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说,任意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并不总是同时落地。 按照物质的核与场的理论,万有引力的本质是电场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只决定于物体场的结构形态和大小,万有引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两个物体所带的电场子的数量,或者说决定于物体的两性电量和(我们可以把中性物体内部正负两种电荷的电量数之和称为物体的两性电量和)。一般来说,物体所带的电场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电量总和也越大,电场子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物体所带的电量和的大小。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主要是电性裸核质量)无直接关系。因此,对于地球上两个相同质量(主要是电性裸核数相等)的物体来说,带有两性电量和越大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也越大,带有两性电量和越小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也越小,两个质量相同结构性质不同的物体在地球上获得的重力加速度是有差异的。 单个自由的电性粒子裸核如电子或质子的裸核与电性粒子裸核组合在一起的中性物体相比,在相同的外部场环境中获得电场子的能力是最大的,带有的电量也是最大的。对于两个中性物体,当每个中性物体内部的正、负电性粒子裸核数量都与另一个物体正、负电性裸核数量完全相等的情况下,也就是两个物体的裸核总质量完全相同时,结构疏松的物体比结构紧密的物体从外部空间环境中获得电场子的能力大,因此物体总的荷电量(带有的两性电量和)与自身质量的比值(可称为中性物体的荷质比)也大,那么在与另一个物体如地球产生万有引力作用(电场作用)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也大,获得的加速度也大。据此推断,对于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结构疏松、密度小的物体要比结构紧密、密度大的物体受到地球更大的万有引力作用而获得更大的引力加速度,将先到达地面。 由于物质结构上的差异如组成元素的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轻元素的原子核比重元素的原子核具有更强的带电能力,单位质量的轻元素的核比重元素的核带有的电场子的数量多,吸引核外电子的能力强,整个原子从周围空间吸取电场子的数量也多,因此轻元素物质与重元素物质在相同的引力场如地球场中就具有不同的引力特性,产生不同的引力加速度g=f/m,轻元素物质或者元素的核比重元素的物质或者元素的核在相同的引力场中自由下落时产生的引力加速度也大,轻元素物质或者元素的核先到达地面。 关于两球是否同时落地的问题和等效原理的问题,必须从物质的微观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上去分析,如可以做电子与质子自由下落的实验,将不会出现同时下落的情况,理论上可以知道电子受到地球的引力与质子受到地球的引力相等,但是电子比质子的质量小,所以可以预测出电子将会比质子获得更大的加速度,先到达地面。 重做自由落体实验的关键条件:结构疏密程度存在差异,真空,下落的距离足够长,严格控制条件以确保实验的精度。 24岁的伽利略是意大利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遇到难题时,他就经常坐在当地的教堂里。教堂里的照明灯在长链子上轻轻地摆动着。1598年夏天,他发现这些灯总是以相同的速度摆动。 伽利略决定测量照明灯摆动的时间,于是,他按住脖子上的脉搏开始测量其中的一盏灯的摆速,接着他又测量了另一盏稍大的照明灯的摆速,结果发现两盏灯的摆动速度相同。他借来了祭台助手点灯的长灯芯,用力摆动大小不同的两盏灯。经过多日的计时测量,他发现不论灯质量大小,弧线长短,这些灯沿着弧线摆动所用的时间完全相同。 质量大的灯和质量小的灯以相同速度沿着弧线下落,这一发现与持续2000年的理论基础截然不同。伽利略深为这一发现所吸引。 站在比萨大学的课堂上,伽利略一只手拿着一块砖,另一只手拿着用水泥砌在一起的两块砖,好像在掂量它们的分量,比较它们的质量。他对学生说:“各位同学,经过观察来回摆动的钟摆,我得出一个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的。” 全班学生都大吃一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误?!”每个人在学校里的第一堂自然科学课上,首先学习到的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科学的基础。亚里士多德的一条定理就是:重的物体因其质量大的下落速度快。 伽利略爬上桌子,把砖头举到齐眉的高度,松开了手。“砰”的一声,两块砖落在地板上。他问道:“质量大的下落得快吗?” 学生们摇了摇头,两块砖是同时落地的。 伽利略喊道:“再来一次!”他再次抛下砖头,学生们仍呆呆地站在哪里。“砰”的一声,他又问道:“质量大的下落的快吗?”不是的,两块砖头还是同时落地。学生们目瞪口呆,伽利略当场宣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但是,世人不愿接受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他的朋友里奇,一名数学家,看到伽利略的砖块落地演示后,说道:“我只承认两块砖块与一块砖块是以相同速度落地的,但是我仍不能轻易相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还是在找另外的实例来证明吧!” 伽利略认为自己需要公开进行一次更有说服力的实证演示,让众人接受他的发现。据说,为了演示新发现,他站在著名的比萨斜塔顶上,从191英尺的高度同时扔下一个10磅的铅球和一个1磅的铅球。虽然无法确定他究竟是否在高塔上扔过铅球,但自由落体定律终成事实。 论港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纲 要交了,大家帮忙写个参考。 这是我自己写的。 论港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纲 一、港口物流的概念 二、港口物流的功能 (一)、综合服务功能 (二)、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 (三)、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功能 (四)、必要的商贸服务和保税功能 (五)、强大的辐射功能 三、港口物流促进贸易的发展 (一)港口物流以国际物流、集装箱货物为主要服务对象,港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其便捷、高效、吞吐量大等货物运输能力,能满足国际贸易的运输需求。 (二)港口物流中心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需要有高效、便捷的运输保障,这既包括了内部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与内陆腹地的公路、铁路和内河等交通联系要通畅、便捷,为国际贸易创造了良好的便利的运输环境。 (三)港口物流中心是综合性的物流中心,是为多家物流服务供应商,或者是需要在港口从事物流活动的生产商、贸易商服务的,是众多物流企业和物流活动的汇集地,由此产生的经济被称作港口经济。 (四)由于国际物流是港口物流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海关等口岸服务是十分必要的。绝大多数物流中心都配套有海关设施和相关服务,而且有的还享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这对于中心内各类贸易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港口物流与外贸依存度的关系 (一)“腹地延伸型”指的是市场容量和资源配置能力不仅局限于所在城市或区域,它有一个集群的依托并有宽广纵深的腹地可以延伸。随着港口的巨大吞吐力,它往往建立起发达的加工型国际贸易和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纽约、伦敦和东京便是这类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1.纽约的腹地宽广,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从而形成“内外贸易并举型”的国际贸易中心格局。 2.东京虽然加工制造能力巨大,但其自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因而成为“外贸加工主导型”的国际贸易中心。 (二)“港口中转型”贸易中心由于自身市场狭小,资源也相对贫乏,但战略优势却相当突出:国际航运的便利位置,良好的港口基础设施与综合实力,历史上传统的贸易优势,加上自由贸易政策,使其成为公认的“港口中转型”国际贸易中心,新加坡和香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五、港口物流的发展,势必对附近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经济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港口物流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好坏的"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焉。 论港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纲 要交了,大家帮忙写个参考。 这是我自己写的。 论港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纲 一、港口物流的概念 二、港口物流的功能 (一)、综合服务功能 (二)、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 (三)、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功能 (四)、必要的商贸服务和保税功能 (五)、强大的辐射功能 三、港口物流促进贸易的发展 (一)港口物流以国际物流、集装箱货物为主要服务对象,港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其便捷、高效、吞吐量大等货物运输能力,能满足国际贸易的运输需求。 (二)港口物流中心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需要有高效、便捷的运输保障,这既包括了内部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与内陆腹地的公路、铁路和内河等交通联系要通畅、便捷,为国际贸易创造了良好的便利的运输环境。 (三)港口物流中心是综合性的物流中心,是为多家物流服务供应商,或者是需要在港口从事物流活动的生产商、贸易商服务的,是众多物流企业和物流活动的汇集地,由此产生的经济被称作港口经济。 (四)由于国际物流是港口物流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海关等口岸服务是十分必要的。绝大多数物流中心都配套有海关设施和相关服务,而且有的还享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这对于中心内各类贸易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港口物流与外贸依存度的关系 (一)“腹地延伸型”指的是市场容量和资源配置能力不仅局限于所在城市或区域,它有一个集群的依托并有宽广纵深的腹地可以延伸。随着港口的巨大吞吐力,它往往建立起发达的加工型国际贸易和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纽约、伦敦和东京便是这类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1.纽约的腹地宽广,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从而形成“内外贸易并举型”的国际贸易中心格局。 2.东京虽然加工制造能力巨大,但其自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因而成为“外贸加工主导型”的国际贸易中心。 (二)“港口中转型”贸易中心由于自身市场狭小,资源也相对贫乏,但战略优势却相当突出:国际航运的便利位置,良好的港口基础设施与综合实力,历史上传统的贸易优势,加上自由贸易政策,使其成为公认的“港口中转型”国际贸易中心,新加坡和香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五、港口物流的发展,势必对附近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经济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港口物流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好坏的"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焉。 论港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纲 要交了,大家帮忙写个参考。 这是我自己写的。 论港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纲 一、港口物流的概念 二、港口物流的功能 (一)、综合服务功能 (二)、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 (三)、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功能 (四)、必要的商贸服务和保税功能 (五)、强大的辐射功能 三、港口物流促进贸易的发展 (一)港口物流以国际物流、集装箱货物为主要服务对象,港口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其便捷、高效、吞吐量大等货物运输能力,能满足国际贸易的运输需求。 (二)港口物流中心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需要有高效、便捷的运输保障,这既包括了内部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与内陆腹地的公路、铁路和内河等交通联系要通畅、便捷,为国际贸易创造了良好的便利的运输环境。 (三)港口物流中心是综合性的物流中心,是为多家物流服务供应商,或者是需要在港口从事物流活动的生产商、贸易商服务的,是众多物流企业和物流活动的汇集地,由此产生的经济被称作港口经济。 (四)由于国际物流是港口物流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海关等口岸服务是十分必要的。绝大多数物流中心都配套有海关设施和相关服务,而且有的还享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这对于中心内各类贸易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港口物流与外贸依存度的关系 (一)“腹地延伸型”指的是市场容量和资源配置能力不仅局限于所在城市或区域,它有一个集群的依托并有宽广纵深的腹地可以延伸。随着港口的巨大吞吐力,它往往建立起发达的加工型国际贸易和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纽约、伦敦和东京便是这类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1.纽约的腹地宽广,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从而形成“内外贸易并举型”的国际贸易中心格局。 2.东京虽然加工制造能力巨大,但其自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因而成为“外贸加工主导型”的国际贸易中心。 (二)“港口中转型”贸易中心由于自身市场狭小,资源也相对贫乏,但战略优势却相当突出:国际航运的便利位置,良好的港口基础设施与综合实力,历史上传统的贸易优势,加上自由贸易政策,使其成为公认的“港口中转型”国际贸易中心,新加坡和香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五、港口物流的发展,势必对附近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经济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港口物流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好坏的"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焉。 物体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初速度为0)。其规律有vt^2=2gh。(g是重力加速度,g=9.8m/s^2) 概念 自由落体的“落体”,顾名思义是指物体从高空下落,关键是“自由”二字,其含意为:其一,物体开始下落时是静止的,即初速度为0,如果给物体一个初速度竖直下落,不能算自由落体,其二,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作用力(如空气阻力)。 虽然地球的引力和物体到地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在地面附近,地球的半径远大于自由落体所经过的路程,所以引力在地面附近可看作是不变的,如不考虑大气阻力,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即是一个不变的常量。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等于重力加速度g。 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gt;位移的计算公式为h=1/2·gt^2。 通常在空气中,随着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增加,空气对落体的阻力也逐渐增加。当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它所受到的阻力时,落体将匀速降落,此时它所达到的最高速度称为终端速度。例如伞兵从飞机上跳下时,若不张伞其终端速度约为50米/秒,张伞时的终端速度约为6米/秒。 从此中得出的科学研究方法 巧妙的推理 古代的学者们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大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阐述了这种看法。亚里士多得的论断影响深远,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信奉他的学说。 但是这种从表面上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是错误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简单明了的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内部包含的矛盾。他在1638年写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指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是两块石头拴在一起,加起来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重物体比轻物体的下落速度要小。这样,就从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假设,推出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慢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断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曾在著名的比萨斜塔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试验,让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球从塔顶同时下落,结果两球同时落地,以实践驳倒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提出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伽利略假设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 在伽利略的时代,技术不够发达,通过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来验证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是不可能的,但是,伽利略应用数学推理得出结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at^2这样,只要测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是否在做匀变速运动。 伽利略是怎样推出s=gt^2的呢?他的思路大致如下:他推断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是v/2,然后应用这个关系得出s=vt/2。再应用v=at,就导出s=1/2gt^2。 另:自由落体运动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公式中的v0取为零,a换成g即可,即:v1=gt,h=1/2gt^2,v^2=2gh。其中,h为物体由静止下落的高度。 实验验证 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当时用实验直接验证自由落体是匀加速运动仍有困难,伽利略采用了间接验证的方法,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做了上百次的实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时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时间容易测量些。实验结果表明,光滑斜面的倾角保持不变,从不同位置让小球滚下,小球通过的位移跟所用时间的平方之比是不变的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呈正比。由此证明了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重复上述实验,位移跟所用时间的平方的比值仍不变,这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倾角的斜面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是相同的。 不断增加大斜面的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的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 伽利略将上述结果做了合理的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情况,这时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这种从斜面运动到落体运动的外推,是很巧妙的。不过,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现代物理研究中也常用外推法,但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都要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得到承认。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不失为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 有可能的话,不妨重复一下伽利略做过的斜面实验。这里的关键的确是准确测量时间。
|
上一个物理: 请问什么是库化定律 下一个物理: 万有引力定律思维拓展题 |
|
|
|
力学 |
没有任何图片物理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