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哥白尼革命?意义是什么? |
|
|
来源:N 更新时间:2010-6-26 |
|
|
什么是哥白尼革命?意义是什么? 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名字:nicolauscopernicus,波兰语名字:miko?aj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波兰天文学家,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
1473年哥白尼生于维斯瓦河畔的小城托伦的一个富裕商人家庭。十岁时父亲就死了,由他的舅父卢卡斯·瓦赞尔罗德领养。1791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开始对天文学发生兴趣。1496年他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求学,学习数学,天文学,法律,医学等,并接受人文主义思想。1503年在费拉拉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舅父提供给他一个在波兰波罗的海边上的弗伦堡的教士位置。1506年哥白尼回到波兰,担任他舅父的医生和秘书。1512年他舅父去世,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士的责任和医学研究上,同时利用工作之余时间研究天文学。在弗伦堡30年间,他建了一个小天文台,后来被称为“哥白尼塔”,自17世纪以来被人们作为天文学的圣地保存下来。但是从当时人的记载和哥白尼本人的著作来看,他很少进行天文观测,他主要通过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哲学思考与数学计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天文学体系。
在当时,天文学采用的是托勒密的天文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出发思想是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和所有天体的运行轨道都是圆形。前者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后者则是因为圆是非常完美简洁的形状。为了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托勒密认为每个行星都在一个称为“本轮”的小圆形轨道上匀速转动,而本轮的中心在称为“均轮”的大圆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地球不是在均轮圆心,而是同圆心有一段距离。通过本轮和均轮的复合,地心说可以预测日食月食,也可以解释一些现象。所以一直被作为正统思想所接受。但是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需要很多个本轮均轮甚至小本轮才能解释实验现象,这就使得坚持简洁的哥白尼对托勒密的系统产生了怀疑。为了简化理论,更好的符合实际观测的结果。哥白尼将不动点从地球移动到了太阳上,提出了日心说。他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这个不变的中心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
这期间,哥白尼在一篇叫做《短论》的手稿中归纳了自己的主要天文学观点,并传播给亲近的朋友。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哥白尼担心正式出版自己的天文学著作会引起教会的反对,但是却没有明确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实际上当时的教皇秘书曾经在梵蒂冈作过关于《短论》的演讲,教皇克雷蒙七世和很多主教都曾经出席,演讲过后,其中一位主教写信给哥白尼,希望他尽早正式出版他的作品。同时当时的教廷被法国控制,并不像以后那样反对新的思想。所以当时有条件出版哥白尼的著作,但是哥白尼本人一直不愿意这么作,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哥白尼一直想解决自己的理论体系中的缺陷,不想贸然出版而导致外来的批评。
1539年在朋友劝说下,哥白尼决定出版他的作品。1540年出版 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名字:nicolauscopernicus,波兰语名字:miko?aj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波兰天文学家,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
1473年哥白尼生于维斯瓦河畔的小城托伦的一个富裕商人家庭。十岁时父亲就死了,由他的舅父卢卡斯·瓦赞尔罗德领养。1791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开始对天文学发生兴趣。1496年他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求学,学习数学,天文学,法律,医学等,并接受人文主义思想。1503年在费拉拉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舅父提供给他一个在波兰波罗的海边上的弗伦堡的教士位置。1506年哥白尼回到波兰,担任他舅父的医生和秘书。1512年他舅父去世,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士的责任和医学研究上,同时利用工作之余时间研究天文学。在弗伦堡30年间,他建了一个小天文台,后来被称为“哥白尼塔”,自17世纪以来被人们作为天文学的圣地保存下来。但是从当时人的记载和哥白尼本人的著作来看,他很少进行天文观测,他主要通过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哲学思考与数学计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天文学体系。
在当时,天文学采用的是托勒密的天文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出发思想是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和所有天体的运行轨道都是圆形。前者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后者则是因为圆是非常完美简洁的形状。为了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托勒密认为每个行星都在一个称为“本轮”的小圆形轨道上匀速转动,而本轮的中心在称为“均轮”的大圆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地球不是在均轮圆心,而是同圆心有一段距离。通过本轮和均轮的复合,地心说可以预测日食月食,也可以解释一些现象。所以一直被作为正统思想所接受。但是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需要很多个本轮均轮甚至小本轮才能解释实验现象,这就使得坚持简洁的哥白尼对托勒密的系统产生了怀疑。为了简化理论,更好的符合实际观测的结果。哥白尼将不动点从地球移动到了太阳上,提出了日心说。他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这个不变的中心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
这期间,哥白尼在一篇叫做《短论》的手稿中归纳了自己的主要天文学观点,并传播给亲近的朋友。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哥白尼担心正式出版自己的天文学著作会引起教会的反对,但是却没有明确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实际上当时的教皇秘书曾经在梵蒂冈作过关于《短论》的演讲,教皇克雷蒙七世和很多主教都曾经出席,演讲过后,其中一位主教写信给哥白尼,希望他尽早正式出版他的作品。同时当时的教廷被法国控制,并不像以后那样反对新的思想。所以当时有条件出版哥白尼的著作,但是哥白尼本人一直不愿意这么作,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哥白尼一直想解决自己的理论体系中的缺陷,不想贸然出版而导致外来的批评。
1539年在朋友劝说下,哥白尼决定出版他的作品。1540年出版了一个小册子来介绍哥白尼体系的要点。1543年秋,哥白尼因中风已陷入半身不遂的状况。至5月24日,当一本印好的《天体运行论》送到他的病榻的时候,已是他弥留的时刻了。
哥白尼的学说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时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移到了太阳,并没有放弃宇宙中心论和宇宙有限论。虽然哥白尼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的理论的提出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评价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说:“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开普勒定律在天文学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开普勒定律在科学思想上表现出无比勇敢的创造精神。远在哥白尼创立日心宇宙体系之前,许多学者对于天动地静的观念就提出过不同见解。但对天体遵循完美的均匀圆周运动这一观念,从未有人敢怀疑。开普勒却毅然否定了它。这是个非常大胆的创见。哥白尼知道几个圆合并起来就可以产生椭圆,但他从来没有用椭圆来描述过天体的轨道。正如开普勒所说,
“哥白尼没有觉察到他伸手可得的财富”。
其次,开普勒定律彻底摧毁了托勒玫的本轮系,把哥白尼体系从本轮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它带来充分的完整和严谨。哥白尼抛弃古希腊人的一个先入之见,即天与地的本质差别,获得一个简单得多的体系。但它仍须用三十几个圆周来解释天体的表观运动。开普勒却找到最简单的世界体系,只用七个椭圆说就全部解决了。从此,不须再借助任何本轮和偏心圆就能简单而精确地推算行星的运动。
第三,开普勒定律使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得到明晰概念。它证明行星世界是一个匀称的(即开普勒所说的“和谐”)系统。这个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受来自太阳的某种统一力量所支配。太阳位于每个行星轨道的焦点之一。行星公转周期决定于各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与质量无关。而在哥白尼体系中,太阳虽然居于宇宙“中心”,却并不扮演这个角色,因为没有一个行星的轨道中心是同太阳相重合的。 伟大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波兰名为mikolajkopernik)出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兰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年轻时就读于克莱考大学,学习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二十多岁时他去意大利留学,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迪尔大学攻读法律和医学,后来在费拉拉大学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他在《天体运行论》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
上一个物理: 开普勒定律什么搞头? 下一个物理: 4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达尔文进化论对自然界演化方向提出了哪些挑战 |
|
|
|
力学 |
没有任何图片物理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