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海口拔南村吴氏宗祠树起一方錾有“吴宗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字样的石碑,父老乡亲以这种古朴方式纪念宗族先贤,激励后学晚辈。2010年10月,中科院物理所召开“吴乾章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并编撰《纪念吴乾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专辑,研究所专家用这种独特方式纪念“老一辈物理学家”,缅怀“物理所第一批研究生、中国第一代‘地磁人’、晶体学的先驱、晶体生长的奠基人。”可是,就像拔南父老对自家游子不了解一样,物理学家吴乾章(1910-1998)的事迹在海南也鲜为人知。
父老眼里的游子
吴宗朱,1910年10月17日出生于海口市拔南村。小村在东水港边,水运方便,海产丰富,但有的人家并不靠海吃海,而是求学读书。早在19世纪初,村里已有多名子弟到广州、南京等地求学,有的还考入法国里昂大学,成为经济学硕士、政治学博士。故时人有联曰:“拔萃超群,古村云帆济沧海;南腔北调,故园名士达远洋。”
提起拔南,村中父老莫不以子弟出类拔萃而自豪。受风气影响,吴宗朱的父亲也负笈羊城,就读高等学校,后因继学乏资返乡执教,一心一意培养儿子。说来也是家学渊源,宗朱读书刻苦用功,每到周一返校,黎明即起跟着贩鱼挑夫连走带跑,到50里外的海口上早课。这么一走,居然以初中资历“走进”中央大学,被时人传为美谈。
时至今日,吴宗朱初中毕业考上名牌大学仍是拔南人引为教育子弟发愤努力的范例。其实对宗朱来说,出此一举实属无奈。那是1928年,全岛没有高中。吴宗朱做出惊人决断,直接“进京”(南京)考大学。父亲劝他,同时报考南京名校安徽中学,为防万一。意想不到,宗朱一箭双雕,连发连中,而随行的几位同窗却名落孙山。
此举看似冒险,但事后被证实方向正确。宗朱对父亲说,家庭经济拮据,“无粮之师利于速战”,直接读大学,可以早日工作,挣钱养家。为了儿子前程,父亲不置可否,也跟着到南京。但是,考大学要有高中文凭,族人吴乾章高中毕业无意高考,而且当年毕业证没贴照片,吴宗朱“假名托姓”,一举夺魁。看儿子“金榜题名”,父亲激动莫名,霎时双腿发软。从此,“吴乾章”成了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但村老仍叫他“宗朱”。
1933年,吴乾章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并于次年考入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成为3名研究生中唯一的海南人。物理研究所的网页这样说:现在的物理所是由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并而成。作为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第一批研究生,吴乾章当年的研究方向是地磁场,是中国第一代“地磁人”。所有这些,故乡父老并不知道,只知道故园游子于1949年至1951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并带回操普通话的同是物理学家的媳妇,膝下三个儿子都留学美国。对此,拔南人津津乐道。时至今日,这个小村有不少子弟留学国外,而且有一家“留洋”五六人者,也就不足为怪了。
院士心中的师长
1936年吴乾章研究生毕业,留任中研院物理所助理研究员。《纪念吴乾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中记载:“抗日战争期间,中研院物理所西迁至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吴乾章先生等历尽艰辛,行程万里,保护和运送科研仪器和资料,并坚持一路进行地磁测量和普查。”
1941年9月,吴乾章等3人冒险穿越日占区到福建崇安,参加日全食与地磁场关系的观测,首次获得我国日全食对地磁影响的完整资料,写成《1941年日食观测报告》,发表于次年的《日食观测委员会专刊》。
新中国成立后,吴乾章放弃正在国外攻读的学位,返回新中国,来到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工作。范海福院士进入物理所后曾长期在吴乾章的指导下工作,他说: “吴乾章先生是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启蒙导师。他对我的科研和人生历程有深刻影响。”范院士坦言:“吴先生有敏锐的洞察力,他没花多少时间就对我的优、缺点了如指掌。”
物理所所长王玉鹏先生回忆,“物理所正是有像吴乾章先生这样的一批老一辈物理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蓬勃发展。”物理所党委书记孙牧忆起吴先生充满敬意:“吴乾章先生的一生,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生,也折射出物理所80余年的发展历程。”
中科院院士陈立泉说:吴乾章在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攻读X射线晶体学,回国后成了新中国第一代“晶体人”。作为老一辈物理学家,吴乾章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耐火材料的耐用性进行研究,对我国的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1958年,吴乾章与原子能所用中子衍射方法研究晶体结构,并组织了把X射线、电子和中子三大衍射技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