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会思考的机器人、用水做燃料的宇宙飞船、多年生的麦子、能“感觉”到苍蝇落下的人造皮肤……这些科学家的研究和发明各有所长,但都与众不同,充满野心。
思想者机器人
欧文·霍兰德的机器人一点都不可爱。它只有一只乌贼似的大眼球,配上热塑性塑料制成的惨白骨架,还有卷成一团、暴露在外的机械内脏,看上去就像是《太空堡垒卡拉狄加》里塞隆人(C ylon)的上半身。
如今的机器人都不同凡响,本田研制的A sim o机器人会翻跟斗,iR obot公司推出的R oom ba家居清洁机器人能钻到沙发底下打扫卫生,霍兰德的机器人对这些花活一窍不通,任何时候都没机会参加商业表演,但他信心满满,理由是它将能完成更加惊人的任务:思考。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思考”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词儿。“机器人制造本质上是一门工程学,在这个领域研究机器意识,你是走不了多远的。”坐在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实验室里,从心理学转攻机器人制造的欧文·霍兰德侃侃而谈,“但我都快退休了,不在乎这个。”他设计的这个ECCE机器人就是通过一个“仿人”的“人体结构”来实现认知,其椎骨、肌肉和肌腱都与真人相仿。霍兰德说,ECCE机器人那松软的身体“没有内在的固性”,“如果我们关了电源,它会瘫软成一团,跟你我一样。”而这就是设计的创意所在——知道如何控制这一系统,你可能就明白了大脑是如何控制人类身体的。酷毙了!
太空牛仔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将人类送往另外一个星球是一段昂贵、危险、不太舒适,而且依照目前的技术难以实现的旅程。但是电信大亨布莱恩·迈克奈尔认为他找到了解决之道:只要加水就成。
在《英国星际学会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身为工程师和太空迷的迈克奈尔说,他的水能“太空梭”可利用现有技术,以不到10亿美元的成本,将宇航员送往火星。要把人送到火星,最便宜大概要300亿美元,约为美国宇航局年预算的两倍,相对于发射人造卫星或者送机器人上去的成本,可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就太空旅行而言,重量是与成本成正比的,为了保证宇航员的生存,以及把他们安全送回地球,你得同时发射很多饮用水,那玩意真的很重。同样,推送着飞船穿越茫茫太空的火箭的化学燃料也不轻。“这是一个非常花钱的事业,”迈克奈尔说。“要脱离纸上谈兵,落到实处,谈何容易。”
虽然听上去既先进又优雅,但就目前来说,迈克奈尔的设想还有些乐观。不过,向来知难而进的他准备启动一种类似X大奖的竞赛,由Lam inar Research资助,以改进技术,提高知名度。因为对太空旅行来说,最难迈出的就是第一步。
蜜蜂皇后
最近几年,一种名为蜂群衰竭失调(CCD )的奇怪病症开始在蜜蜂王国里蔓延:这种综合征会使蜂群里的工蜂突然死去,只剩下孤零零的蜂王在蜂箱里做垂死挣扎。关于此病来源,人们说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瓦螨。这是一种长着八条腿的小寄生虫,以吸蜜蜂的血为生,还会把卵产在蜜蜂卵里。鉴于蜂群每年损失大约30%到40%(2008年,CCD导致美国失去近36%的商业蜂箱,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蜂箱也面临威胁),科学家和商业集团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能够帮助这些“花媒人”存活下去的办法。
怎么办?玛拉·斯皮瓦克的想法是:如果不能击败正在大批杀害蜜蜂的疾病和害虫,那就试着培育出更好、更强壮的蜜蜂吧。斯皮瓦克是明尼苏达大学一名昆虫学者,是麦克阿瑟“天才基金奖”(号称“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她培育出了一种可对抗雅氏瓦螨的“超级蜜蜂”。
斯皮瓦克实现突破的方法非常酷。她首先用液氮将一小部分蜜蜂幼虫杀死在蜂蜡封住的六角形孵化巢房内,然后静静等待。在一些蜂巢中,蜜蜂永远不会打开这些巢房,将幼虫尸体清理出去。但是在一些有洁癖的蜂群里,尸体会在24小时或者更短时间内被清走。斯皮瓦克要挑选的正是具备这种特性的蜜蜂。她找到一批这样的蜜蜂,取名为明尼苏达卫生蜂。在明尼苏达卫生蜂蜂群中,一旦有雅氏瓦螨入侵,蜜蜂就会赶在雅氏瓦螨的幼虫孵出及繁殖之前,打开孵化巢房,清理出被感染的蜂蛹,这是一种自卫式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