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宇航员将登陆火星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8-21 8:48:37 |
|
|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提出地球之外其他星体存在生命的理论已有50年,多年来美国宇航局从未放弃过寻找火星生命迹象,并试图将火星生命体携载返回地球。
美国宇航局展开地外生命搜寻计划始于上世纪60年代,也是该航天机构刚成立的时期,1960年,一支生物科学咨询委员会指出,美国宇航局应当像开展宇宙医学研究一样,大力研究地外生物学分析和探索。同年,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被授权开始分析哪种类型的宇宙飞船适合于火星上的生命勘测探索。70年代,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系统火星勘测任务进行了一些科学家,之前科学家曾认为火星上或许存在着生命体,但最终的勘测结果却令科学家们非常失望。这一时期,美国宇航局研究人员发现来自火星的陨石坠落在地球南极洲,爆炸分裂后类似细菌的“纳米生物化石”,目前这项研究仍颇具争议。

火星登陆器
未来火星生命勘测计划日程表
几十年之后,美国宇航局的大卫-麦克凯伊(David McKay)指出,火星表面是否存在生命体仍需等待从火星表面采集最新样本返回地球分析之后才能知晓。同时,他表示人类最终勘测发现火星生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据悉,麦克凯伊是火星“纳米生物化石”发现的研究人员之一。事实上,美国宇航局最初的地球外生物研究计划曾规划对火星进行100多次勘测分析,但最终落实的计划任务却很少。在过去几年里,科学家将精力投入在研究分析其他的火星样本上,更多地表达了计划将火星生命样本带回地球的强烈愿望。以下是未来火星勘测的任务计划安排:
2018年,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宇航局将联合发射一种火星样本采集探测器――“MAX-C”,很可能该探测器将与欧洲宇航局“Exomars”执行联合勘测任务,“MAX-C”探测器可以在火星表面四处行驶,其内部有一个岩石和土壤样本储藏舱,非常适合于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
预计2022年,另一种火星勘测器将抵达火星表面,它们与“MAX-C”有类似之处,可以将采集到的火星样本保存起来返回火箭航天舱;
2020年代中期至末期,美国宇航局将发射一颗人造卫星,适当的时候,在火星表面执行勘测任务的探测器会将采集的样本装载完成后,能够释放分离一个返回航天舱升空与人造卫星汇合。该人造卫星将携带航天舱至地面,到达指定的降落地点。这一操作过程非常类似于星团灰尘彗星样本采集任务。
以上计划听上去感觉很遥远,但美国宇航局行星保护官员卡西-康利(Cassie Conley)强调称,这项外星球样本采集任务预计在10年内就可实现,届时探测器返回地球时将携带着外星球样本。这暗示着该项任务计划至关步骤的实施仅有几年时间,其中包括这些样本返回地面时应当如此存放等。
派遣宇航员到火星表面
另一个促进火星勘测计划的因素就是美国宇航局的远程探测目标,本月,美国宇航局取消了月球勘测计划,在2月24日进行的国会听证会上,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Charles Bolden)称,我们将取消当前的月球勘测计划,取而代之的是火星勘测计划,最终我们将实现向火星派遣宇航员。
博尔登告诉参议院科学和太空委员会说:“目前我们还不能具体确定首次人类登陆火星计划的详细时间安排。”然而,前不久他在接受《休斯顿编年史》杂志编辑采访时称,依照他的个人观点,宇航员将于21世纪30年代登陆火星。
博尔登还指出,未来的火星勘测计划还将结合机器人勘测项目,非人类样本的采集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外星球的勘测进程。
依据博尔登的计划观点,在未来20年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康利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使宇航员安全地抵达火星表面。来自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一份标题为“火星上的安全事项”报告中列举了包括外星微生物和有毒六价铬等在内的潜在威胁,同时许多潜在的威胁来自于近距离分析评估火星样本。
火星样本被划分为最高等级的“生物危害”
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当从火星采集样本返回地面时如何确保其安全性,东卡罗莱纳州大[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美无人机可达20倍音速 下一个物理: 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宇传(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