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洽:平凡生活,非凡人生(图)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8-27 9:53:26 |
|
|
功地爆炸了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世界上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氢弹试验成功最快的记录。
“核武”专家变成大学教授
1969年,“文革”造成的混乱越来越严重,核武器研究所也未能幸免。一天,黄祖洽刚领导完成一种型号氢弹的设计,把设计方案提交生产部门后,就被送到河南上蔡县的一个“五七干校”去劳动改造。
在“干校”里,他从事过各种劳动:播种、收割高粱、养猪,甚至干过建筑小工。虽然身体疲惫,但豁达乐观的他却借助这难得的放松思维的机会,从新的角度对中国核武器研究工作进行了反思。
黄祖洽意识到,年轻人的基础不够扎实,而当时的工作方式对他们的培养也有很大局限性。同时,文革时期学校秩序被打乱了,这也使中国人才培养面临“断层”的危机。后来他回到研究所,在做研究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年轻人的培养问题。
1980年,黄祖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不久后,作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的作者之一,他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时,北京师范大学新建低能核物理研究所,需要人来承担教学工作,结果他出人意料地接过了教鞭,核武器专家变成一名大学教授。
2004年,黄祖洽80岁生日那天,许多著名科学家前去祝寿。其中有不少他过去的同事、甚至下属,都被授予了两弹功臣的荣誉,而他却因自己的人生选择,与这项至高荣誉失之交臂。
许多人替他抱不平,而他自己却并不遗憾:“当初我做这些工作,一是国家需要,二是自己感兴趣,而并不因为做了它就可以当功臣。当不当功臣又怎么样呢?”
“党员就该做好本职工作”
变成教授的黄祖洽,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不仅因为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也因为他严谨求实,不懂之处,能虚心地向学生请教,丝毫不以为耻。
1982年3月,他招收了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名叫丁鄂江。他介绍说,这个学生从北大毕业,受“文革”影响,受的教育不很正规,但通过自学,基础很好,而且做学问的态度好,是个难得的人才。
在黄祖洽的指导下,丁鄂江在课题上大获成功,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答辩。随后又去挪威读博士后,做浸润相变的研究工作,回国以后起到学术带头作用。此后师徒二人合作多年,经常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启发,还合作编写了《输运理论》和《表面浸润和浸润相变》两本书。直到如今,逢年过节,丁鄂江还会发来问候。
此后,他还带过很多博士研究生,其中不少人后来坚持不懈,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
他喜欢和学生聊天,更欢迎学生提问。课后他常被学生团团围住,时常有些应付不来。“有时学生提问我答不上来,只好先回家查资料,下次再回答。这也促使我不断学习。”他笑道。
从事教育工作后,黄祖洽在科研教学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他两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的科技进步奖。2000年以后,他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北京市优秀党员”。
如今,87岁的他仍坚持在讲台上。“党员就该做好本职工作。”他淡淡地说。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物理: 驻瑞士大使吴恳看望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 下一个物理: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杰:女科学家的核物理人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