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灿坐穿十年“冷板凳” 迎来量子物理春天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1-14 12:05:05 |
|
|
昨日下午,从北京回泉州参加母校校庆的中科院院士郭光灿接受了早报专访。郭光灿说,童年的波折,求学的艰辛以及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是每个月只花5元生活费,没钱买器材10多年无法做实验,他都从未想过放弃科研。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很开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拆下裹脚布
寡母供养三子上学
2007年,郭光灿94岁高龄的母亲郑算去世。回忆起母亲,郭光灿说:“她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她的坚韧、远见、善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
郭光灿在家里三兄弟中排行老幺。他3岁丧父,裹小脚的母亲拆了裹脚布,坚持供养三个儿子读书。1960年,他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母亲陪着他走了3个多小时的路,一直交代他,进学校不要自卑,他并不比别人差。
五年没钱回家
梦想成为爱因斯坦
由于家里穷,在大学的5年里,郭光灿没有回过家。“上世纪60年代,我每个月只有5元的生活费,还要挤出点钱买书,哪有办法回家?”
尽管求学艰辛,郭光灿和同学们一样,都早早立下志向,“我们那个时候,男生的理想是成为牛顿、爱因斯坦,女生的理想是成为居里夫人”。
工作后,郭光灿每年都回家看母亲,不论母亲提出什么要求,他都尽量满足,“母亲一辈子辛苦,又是一个善良公正的人,她提的要求都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从不拒绝”。
十年“冷板凳”
坚信量子信息有未来
大学毕业后,郭光灿开始科研道路,他是中国国内最早研究量子光学、量子信息技术的科学家之一。但这个选择却让他坐了10多年的“冷板凳”。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量子信息技术在国内仍未受到重视,郭光灿争取不到更多的研究经费,仅有的一点点经费只能支撑理论研究,根本无法购买仪器、做实验。
“对我而言,物理世界的奥秘太吸引人了,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我怎么可能放弃。”
郭光灿的坚持,终于在2001年等到属于自己的春天,他申请到了充足的科研经费,足够他购买实验仪器,安排更长远的研究计划。
■郭光灿寄语
两年前,郭光灿提出建立泉籍专家人才库的设想,“经济要进一步发展,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往高技术领域方向转型,有了高新技术企业,才能吸引更多泉籍人才回巢,带动泉州经济更上一层楼”。
郭光灿认为,泉州应多打造本土优质公立大学,一所好的大学,能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思想、人才库,令经济发展有后劲。
■人物名片
郭光灿,泉州惠安人。我国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系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北京大学超快光科学和激光联合中心双聘院士;华南师范大学双聘院士。
从诺贝尔奖中谈“量子”
此次演讲,郭光灿院士选择从2012年诺贝尔物理奖谈起。他解释说,对于今年获得该奖项的两位科学家阿罗什(法国)与瓦恩兰(美国),诺贝尔奖对他们的评价是,在实验方法上的基础性突破,使得单量子操作和单量子测量成为可能。而这段概述正好也引出了量子世界的概念和特点。同时,郭院士也透露,他带领的学术团队所研究的腔QED的成果对于阿罗什教授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也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在描述“量子纠缠”这一专业术语中,郭院士还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对母女,母亲在泉州,女儿在深圳。当女儿生孩子的那一瞬间,无论母亲和女儿相隔多远,不用任何手段,在泉州的母亲就能顺理成章地变为外婆。”在郭院士看来,借用这样浅显易懂的语言,看似复杂的科学理论,也可以变得生动而有趣。
随后,将视角转向量子理论的应用领域,郭院士列举了量子理论研发的新技术在现实世界的广泛运用,如量子计算机可以加速某些函数的运算速度、破解公开密钥;量子密码可提供不可破译、[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第一个学制的颁布和近代物理教育的诞生 下一个物理: 费米探测器发现暗物质存在的确凿证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