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2-22 11:16:44 |
|
|
人。至1938年4月迁至昆明时,增设师范学院,学生也有增加。在1940—41年度,全校5个学院,26个学系、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学生约有三千人,成为我国最大的高等学校。
西南联合大学的组织领导,由三校校长和秘书长组成常务委员会。但因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均有政府兼职,只有清华校长梅贻琦常驻昆明,执掌校务。而且清华的人力和物力,在联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学校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沿用战前清华的体制。
另外,三校除统一的领导机构外,又各自设立办事处,保留着各自原有的行政和教学组织系统,负责处理各校自身的事务,因此联大物理系的师资力量很强。系主任先后由饶毓泰和郑华炽担任,而联大的清华部分又有吴有训和叶企孙先后担任系主任,物理学家张文裕则是南开大学聘任的。这时,三校合并,师资力量较前充实。担任物理教学的,除以上所提到几位教授外,还有吴大猷、周培源、赵忠尧、霍秉权、王竹溪等。联大重视基础,学风严谨,基础课均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学生在这些教授指导下学得扎实,教学质量反较战前有所提高。我国著名的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就是这时在联大学习的。他们的毕业论文,是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杨振宁在1983年回忆《读书教书四十年》的文章里,有一段朴实深情的记述。他说:“我的大一物理是跟赵忠尧、大二电磁学是跟吴有训、力学是跟周培源学习的。印象最深的两位老师是吴大猷和王竹溪,引导我走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我的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吸取了两种教育方式的好的地方。…”这些话,正确地反映了当时我国重视理论,打好基础,而实验不足的情况。
联大物理学系的课程,与战前清华的课程基本相同,多数课程均由学有专长的教授担任。如清华周培源开的广义相对论与流体力学,王竹溪开的热力学与统计力学,北大吴大猷开的原子与分子光谱学,马士俊开的电动力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饶毓泰开的光的电磁学说,以及清华霍秉权、赵忠尧和南开张文裕合开的原子核物理等,都是当时的第一流水平,此外还有些研究生课程,也可供四年级学生选修。
当时所用的教材,除周培源编的《理论力学》是中文讲义外,都沿用战前的外文教科书。
联大的物理实验条件比较差。抗战初至迁校前,北大领导以“不动一草一木”的原则,并没有迁出任何设备。抗战中,北大物理系的全部图书仪器设备,沦入敌手,只有南开运出十分之三、四,至1938年,用了中英庚款和中华文化教育基金的补助费,添购了一批物理仪器,仅能供基础教学之用。当时一年级有普通物理实验,二年级有电学实验,三年级有光学实验,四年级有无线电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基本上按萨本栋著的教材进行,但其它实验,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开出,只能选做一部分。
在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面,周培源对流体力学的激流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王竹溪开始了统计力学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赵忠尧在一段时间中,做了中子引起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工作,终因实验设备条件的困难而没有能得出最后的结果。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物理: 费米 下一个物理: 窗户中的物理知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