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教学大纲的修订和物理教材的改革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1-11 15:06:40 |
|
|
十年浩劫结束后,党和国家为了使物理教育及早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以适应新时期对物理教育的要求,及时进行了物理教学大纲的修订和物理教材的改革。
一、物理教学大纲的修订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此后,到1980年初又对它作了一次修订。修订后的大纲仍由五部分组成:物理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各年级的教学内容。
这个大纲总的指导思想,或从大纲中呈现出来的总的精神,是突出了理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搞乱了的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力图尽快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所以,它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具体地说,它与前几次大纲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十分明显地提高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例如,在大纲中,它不仅在教学目的中一开头就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而且在讲好基础知识中再一次要求学生对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2.特别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点,它除了原则性地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外,还着重指出“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突出了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它在明确提出“教育学生为革命而努力学习,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教学目的之后,就把“物理教学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作为物理教学的第一个基本原则。为此,它规定“要根据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精选教学内容,把那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给学生,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同时又指出“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适当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如人造地球卫星、半导体、激光、原子能等;教材中要反映近代物理学的一些重要观点,如质能联系、统计概念、波粒二象性等,使学生对近代物理及其发展趋势有初步的了解。”
4.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和物理知识教学的关系”及“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所有这些,既客观地反映了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强烈要求,也对肃清“四人帮”的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流毒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这个大纲是在认真总结了我国解放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物理的学科特点制定出来的。所以它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拨乱反正和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起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物理教材的改革
在编订大纲的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也着手组织新教材的编写,并于1978年秋开始供应初二课本,1979年供应初三和高一课本,1980年供应高二课本。这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以来编写的第六套中学物理教材。
这套全日制十年制学校的初、高中物理教材,是根据1978年的大纲编写的,它基本上反映了大纲的要求和特点。同时在编写过程中,为博采各国之长,也吸收了一些国外的新教材,如当时比较流行的HPC和PSSC等物理课本的改革思想。因此,就该教材自身来说,应该肯定它是一套质量较高的中学物理教材。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制定大纲和编写与其配套的教材时,对必须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物理基础知识考虑得比较多,对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物理教学上的差距的要求比较急;而对我国中小学的客观条件估计过高,对国外中学物理教材的改革和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也不甚了了。所以1978年秋开始供应中学物理试用教材以后,虽然也充分肯定了这套教材在加强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能力的培养、突出符合四个现代化的需要的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对师资、学生、设备条件都比较好的重点中学也是基本上合适的。但是,大多数反映认为,对广大的条件不怎么好的一般中学,尤其是高中,其要求偏高、程度偏深、份量偏重,特别是理论要求过于严谨,学制二年又偏短,以致广大学生感到难学,许多教师感到难教。
有鉴于此,教育部在1983年发布了《高中物理教学纲[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新时期中国物理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新探索 下一个物理: 芬兰造出1公里长“电动太阳风帆”缆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