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王淦昌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1-29 20:13:51 |
|
|
王淦昌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回顾他91年的生命旅程,他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与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贡献,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核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是科学工作者的一代师表。
如痴如醉爱上物理学
1907年5月28日,王淦昌诞生于常熟县支塘镇枫桥湾村一个中医之家,他自幼家境不好,父母早逝,靠外婆和哥哥抚养长大。但他聪慧好学,读书非常刻苦,先是在私塾读了两年,在8岁时就被送到太仓沙溪镇的洋学堂求学,当了寄宿生,每月回家一次。在沙溪小学,王淦昌从一年级读起,课程有国语、算术、美术、体育等。王淦昌对算术特别感兴趣,解算术题成了最喜欢的游戏。小学毕业后,他被送到上海浦东中学读书,用4年时间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1925年,王淦昌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在这里,王淦昌先是迷上了化学,同时对物理学也深感兴趣,由于物理系老师的授课非常生动,善于启迪和鼓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之泉,所以进校一年后分系科时,王淦昌毅然选择了物理系。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物理系主任要王淦昌独立完成一项实验工作,以实验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实验的课题是《测量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与每天的变化》,其目的是要透彻研究北平附近气象因素对大气放射性的影响,实验从1928年初冬开始至1929年初春结束。王淦昌先是查阅了大量参考资料,接着将一台废弃的静电发生器改造成高压电源,随后就开始数据记录工作。实验既烦琐,又艰苦,除需要敏捷、熟练的技巧,更需要对专业的钻研和恒心。王淦昌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一丝不苟地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和整理,经过4个月的辛勤努力,他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工作,写出了毕业论文。这项实验工作不但锻炼和培养了王淦昌动手做实验的技术和耐力,提高了他对实验结果作综合分析的能力。物理系主任对王淦昌的出色工作和实验结果十分满意,将他留下来任助教,并亲自将他的论文译成英文,发表于《清华大学论文集》第一期,这也是清华大学第一篇用实验报告形式所作的论文。这一年王淦昌才22岁。
寻科学奥秘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促使年轻的王淦昌走上了一条漫长的物理学研究的道路,并成长为我国科研工作者的杰出代表。70年后,忆及当年的学习和选择,王淦昌激情四溢,侃侃而谈,他说:物理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它研究的对象。它寻求其中的规律,这是十分有趣味的,是一个很好的专业。
鞠躬尽瘁献身核科研
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重要决策——发展中国核工业。1961年4月,刚从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职期满回国的王淦昌,接到二机部(后改名核工业部)刘杰部长约见的通知。刚一见面,刘杰部长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今天请您来,是想请您参加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面对组织的信任和厚望,誓言从王淦昌心底涌出:“我愿以身许国。”次日,他就到二机部九局报到。报到后,彭德怀、陈毅、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实验室去看望王淦昌等核科学家,外交部长陈毅紧紧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有你们这些科学家撑腰,我这个外交部长也好当了。”
在当年,研制原子弹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到二机部系统工作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并接受保密教育,而九局更是二机部的核心部门,仅要求绝对保密,还要求断绝一切海外联系,长期隐姓埋名,这一切王淦昌都答应了,并毅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京”。从此,他隐姓埋名,中断与外界的联系达17年之久,直到1978年才恢复原名。
在九局(又称第九研究所,后改名第九研究院)王淦昌先后任副所长、副院长。王淦昌原先是搞实验物理的,对炸药学、爆轰学、爆炸力学不很熟悉,为了挑起领导实验工作的重担,他挤出时间认真学习,弄懂了就去工地讲课,带领大家一起从事实验工作。从1961年4月至1964年10月的三年半时间里,王淦昌带领研究人员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爆轰实验,逐步掌握了原子弹内爆的规律和实验技术。爆轰物理实验先是在河北省怀来县长城脚下一个工程兵部队的靶场内进行,这里地处风口,严冬风雪交加,寒气刺骨,盛夏骄阳似火,挥汗如雨,一年四季,浑身上下不是沙,就是土。当时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由于营养不良,许多人得了浮肿病,王淦昌也不例外,但他全然不顾,带领几十名试验队员一心扑在实验工作上。1963年3月,从事核试验的工作人员汇聚到青海湖东边的海宴县核试验基地。王淦昌回家与家人告别,只说是要到西安去工作。天苍苍、野茫茫的海[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厨房中的物理学 下一个物理: 自卫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