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送给我一个带灯放大镜,还真能派上用场。在较暗的灯光下,再加上字小,带灯的放大镜就发挥自作用用了。带灯放大镜,听起来视乎稍微比普通放大镜多一个功能,那就是镜身上带给灯,我手中放大镜镜框边缘有六个LED灯, 放大镜带灯,你就会发现阅读可以变得非常的明亮。
使用带灯的放大镜看报时,出现的现象还能用于物理教学。
下图左图是没有开灯的放大镜,棚顶照明灯的像(两组光点)严重影响阅读,打开放大镜的等,光点的明亮程度变弱,背景光强了的原因。
两组棚顶灯的像是怎样形成的?
两次拍照中棚顶灯的像的亮度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右边图中灯的像没有左边图中灯的像清楚?
下面的两幅图片,左边图没开放大镜的等开灯,右边图开灯,出现的现象与上面一组相同。
改变一下放大镜放置的角度,棚顶灯的像移动,亮斑的影响没了,但是放大镜框的影子落在要看的报上,一部分区域较暗影响了阅读。把放大镜的灯打开暗影就没有了。
放大镜下较暗的部分是怎样形成的?
三次对比实验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要的出实验结论要多次实验?
得出结论不具普遍性,得出结论不可靠都有哪些情况?工作、生活中的得出结论和物理实验探究结论的得出结论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
唉!突然想起领导对于教研员近期工作所下的结论,结合物理教学,出评估题的绝好素材。间接量的确定不准确、实验次数不够都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
教研员的功能定位“研究、服务、指导、管理”,目的不清,相当于探究目的不清,没有科学的题目,哪来科学的答案?经历过中考命题,知道命题的压力之大,试题兼顾毕业测试、升学选拔、教学指挥棒的功能,不得有丝毫的疏忽。区域的教学管理与指导也是一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