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物理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下面就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习中作用说一下我的认识:
课程名称:
美丽的喷泉-------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这讲通过惊险刺激的实验,来引入学生对压强知识学习,同时液体压强知识的让学生认识了我们身边好多东西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如洗手池下的连通器,船闸等。)
实验名称:
气球上站人
实验解析:
一个由杂技表演演变过来的力学实验,让学生感叹物理的神奇。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指出:“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内部驱动力。兴趣是求知之源,鲜明生动的实验,可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重要,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如在实验激发课程的第五讲大气压章节中:我利用了矿泉水瓶增加了几个趣味性实验。一矿泉水瓶底部钻一小孔,向里面倒水,会看到水不断流出。在此我提出问题“如果盖上盖子拧紧,会看到什么现象?”“仍流出来吧?”“不会”“流的慢些”“不知道”—— 多种可能的情况都出来了。“那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我现在就拧紧盖子揭晓答案。”想知道结果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当我拧紧盖子,学生看到现象之后,一部分喜悦,一部分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还有的学生叹道“真神奇!”我又趁热打铁“想知道原因吗?”“想知道”异口同声的回答。“好好学习物理吧,学完大气压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认真学习大气压强埋下伏笔,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很多学生因为本节引言部分的小实验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边学边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品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提高兴趣,增强信心,增强学习的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如在课程中我讲重心知识的时候利用瓶塞和叉子和同学们一起自制了平衡鸟,当自制的平衡鸟做好后能站在自己手心的时候,学生自己就知道了重心在什么位置。
二、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我们知道,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感性认识,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1.实验能够展现典型的物理现象。实验能创造一个确实的,排除了干扰的环境,它对产生多种现象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精密的控制,排除了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了现象的本质规律。如在课程中通过实验过程把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出来,参与实验过程的同学对原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非常轻松。
2.实验能根据需要重复的再现物理现象。实验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以供学生反复观察。有些实验现象做一次学生观察现象不明显,可以重复做。如在讲大气压章节时候,我用纸片托住了一杯水,并且反复翻转杯子水不会漏出来,可以借助这个现象让学生自己就明白大气压是向各个方向都有的。
3.实验能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的趣味性。实验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学习。如在讲固体压强知识的时候,我通过电视上看到的杂技表演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改成了实验,就是在几个气球上放了一个木板,然后我就站到了木板上,气球没有破裂,让学生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压强。
4.实验具有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全面性。实验不仅能观察现象的全过程,进行定性研究,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多次改变力或力臂,出现各种情况,让学生自己得出杠杆平衡的正确结论是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而没有做过这个实验的同学,或实验次数不够多的同学,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动力加动力臂等于阻力加阻力臂。
“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这是对实验与掌握知识的关系的通俗概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