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示意图、电路图、实物图,主要观察它们分别反映的是什么物理模型、有何用途、仪器和电路的结构是怎样布局的、各个部件(或元件)如何连接、各部分有什么关系等。3.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观察。了解该装置的用途、使用了哪些仪器和元件以及仪器配置的顺序和方法等。
4.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观察。了解操作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 操作实验的顺序和过程怎样。
5.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主要是观察现象的条件、产生、过程(例如:两根相距很近的平行导线,当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两者相互吸引;当通入相反方向电流时,两者互相排斥)。
6.对实验数据的观察。观察的方法要科学,数字的读数要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要明确数据和单位。
7.对示范演示的观察。对于示范演示,教师应引导学生要观察教师如何规范化的安装实验装置,合理地安排实验程序,正确的操作过程以及演示物理现象、数据的读取和记录,如何得到实验结果等。
四、 分组实验是训练学生形成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过程,又要求动手操作。分组实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它是对学生进行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既可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又可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分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严谨的实验态度。有的学生为了抢时间,做实验时草率从事,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要达到实验的各项目的,完成各项基本训练,就要求学生领会操作方法,增加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这就需要一种认真的态度。许多实验要求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往往不同),有时要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测量(控制变量法),这都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注意发现问题。而匆忙、草率地做实验难于达到该要求。
2.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要养成注意量程和进行零点调整的习惯;在做电学实验时,要养成先检查电路再闭合开关的习惯。对于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先认真阅读实验课文、作好预习而后动手实验的习惯。
3.珍惜获得的实验数据。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有信心,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结果,更不能随便更改实验数据或抄袭别人的结果。实验误差过大时,要引导学生冷静地分析原因,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珍惜获得的实验数据,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每个实验环节必须一环扣一环,实验数据的取得也必须真实、准确,实验的结果要经得起反复检验。物理实验过程是艰苦的、枯燥的,一个可靠的实验数据的获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几乎每个数据的测量都需反复多次,有时需要多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4.爱护实验仪器。乱动仪器和不敢用实验仪器都是学生需要克服的毛病,了解实验仪器的作用、性能,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爱护实验仪器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仪器、检查仪器零件是否有丢失和损坏现象的习惯,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
五、 第二课堂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
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深化课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课外活动在扩大学生德育视野,满足其认识和心理的特殊需要,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兴趣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课外实验题材广泛,材料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课外实验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课外实验活动主要形式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如测量细线的最大张力、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等;组织参观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工地、科技成果等;举行物理操作实验竞赛;组织物理课外兴趣小组;举办物理科技晚会、讲座等。
坚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是提高物理实验质量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坚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毫不含糊地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甚至一个数据、一个符号。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