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1-11-11 12:08:08 |
|
|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物理实验,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方法精心设计,并与传统的实验媒体相结合,这种方法对于改善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实践,谈谈提高演示实验可见度、清晰度的一些做法。
背景衬托法。这种方法一般要求背景的色彩与要研究的对象颜色有较大的反差,引起较强的视觉效果,如在利用水流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把水染成红色,在背后用白色纸板衬托,水流的平抛运动轨迹就会十分明显。
染色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对比较透明的液体或不易观察的物体。在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上烟雾,可使光路清晰。在做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水面发生折射时,在水中放入肥皂,形成肥皂水的乳浊液使光折射现象观察得清楚。
反射法是指把在水平面上发生的现象用较大的平面镜反射,转化为在竖直平面内的现象,使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在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演示中,用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大平面镜进行反射,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原来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钢球)在磁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
投影法是对于实验器材比较小,且只能水平放置的实验,通过投影仪进行投影放大。如在水波的干涉、衍射实验中,把发波水槽放在投影仪上,通过放大投影展示在屏幕上,使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同频、同相的二列水波产生的干涉图样和一列水波通过小孔后形成以小孔为中心的环形波的实验现象。在演示电力线的实验中,也可采用投影清楚地看到几种电荷周围电力线的分布情况。
放大法是指借助辅助工具把实验中的微小现象进行放大,便于观察。在现象、变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放大法。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放大对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有所异。常用的有累积放大、机械放大、电信号放大、光学放大等。如在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中,利用一束光被两平面镜反射后光点在标尺上的明显移动,把桌面产生的微小形变进行放大而显示出来。
标记法是在实验器材上附加标记物,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清晰。若在做两根平行的通电导线的相互作用实验时,在直导线上粘上红纸片,使两根导线相吸、相斥的现象显示得更清晰。
模拟法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一些难以观察、难以再现、难以实现的实验现象制成课件,生动地演示给学生。由于电脑模拟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可由宏观到微观、可将瞬间过程延缓,可将长时过程缩短。电脑模拟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又可从具体现象抽象出其本质特征,可将动态变成静态,利于观察,又可将静态变成动态,利于理解。
作为物理教师,只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加大实验教学改进与完善的探究力度,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就能真正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
|
上一个物理: 泰山学术论坛—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题成功举办 下一个物理: 超有趣的物理实验课,轻松解决中考物理实验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