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发现和确立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教师在上课时做好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了解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从而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以下是本人对高中物理实验的方法一些改进,和大家一起共勉。
1物理课本第一册第一章力的分解,课本中的例子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做下面的实验,对力就有感觉:拿一支笔,用一橡皮筋一头系住笔的一端,另一头套在中指上,笔的另一端垂直作用在手心上,在橡皮筋与笔相连一端挂一重物。通过这一实验可以看到橡皮筋拉长,手心与笔接触的部位有被压的感觉,说明橡皮筋受拉力,笔受压力。从而理解力的分解。
2物理课本第一册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中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中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演示,课本是采用水面上放两个软木塞,木塞上分别放一个小磁铁和小铁条来演示。这个实验可以进行如下改进,将两个软木塞改成气垫导轨,在气垫导轨的小车上放小磁铁和小铁条来做。
3物理课本第一册第八章《动量》中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课本中是采用以下的实验装置:在光滑水平木板上;两质量相同的小车间装弹簧,弹簧间用细绳连接。剪断细绳,它们同时撞在挡板上。现进行如下改进:在已调好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放两个质量相同的小车,小车间装一弹簧,小车间用一细绳连接,打开气源,剪断细绳,可以看到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气垫导轨的刻度尺上可以看到它们运动的距离是一样的。
4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十章机械波中波的形成,课本中采用绳,这个实验可以用薄而均匀的竹篾,来演示波的形成,效果较明显。
5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中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两铅块压紧,两铅块就合在一起,其实不然。要使它们牢牢地合在一起,在紧压的同时,要不断转动铅块。
6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十三章《电场》中平板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课本中采用静电计,静电计指针张开的大小来说明电容大小,并且该实验与气候的潮湿有很大关系。现将数字电容器来代替静电计,因为数字电容器可以用数字大小来说明电容的大小,实验效果更直观。
7物理课本第二册十七章中电感对交流电源的阻碍作用的演示实验,采用可拆变电器中的线圈作为电感线圈效果很明显。
8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十章物理课本第三册十九章,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可以在水中加牛奶,采用激光手电筒演示效果很明显。
9物理课本第三册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光的衍射实验。做单缝衍射时,可以用锡泊纸来做,将锡泊纸的金属面紧贴在玻璃面上,用刀片划一道1cm长的口子,隔缝观看5m外的白炽灯,可看到一连串的彩色亮斑。做小孔衍射时,将锡泊纸的金属面紧贴在玻璃面上,用小号针戳一小孔,然后观看数米外的灯光或太阳光,可以见到数圈亮环或彩环。
10物理课本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电效应实验,用紫外线照射锌板,使连接在锌板上的验电器的指针张开来说明锌板带电,假如先让验电器带电,再用紫外线照射锌板,使张开更大或中和效果更明显。
11在学生分组实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实验中,导电纸易被金属挡针或螺帽磨损,使线路接触不良,用铅笔芯把磨损处涂一涂,导电纸即可修复。
12在学生分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中,所用木板较硬,大头针不易插入,造成大头针弯曲,定位不准确,影响准确度。可作如下改正:用一块平整的塑料泡沫板代替木板,将白纸平铺在塑料泡沫板上,再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即可用大头针准确定位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操作方便,效果好。
13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固定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时不易夹持住,稳定性不够,打点时会摇动,增加了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的阻碍,增加实验误差。现改用两个夹子上下夹持住打点计时器,这样就能架稳,不过要注意,保持打点计时器竖直面竖直,减少纸带下落时阻力。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实验方法,增强实验效果,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