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11-05 09:08:47 |
|
|
唢呐、管子、双簧管等有簧片(俗称哨子)的管乐器,其簧片大都是苇竹竿做成的。也有少数乐器使用其他材料做簧片。那么,用一只喝饮料用的塑料吸管能不能做成簧片呢?
经过反复实验,我发现这是可能的。
实验一:能发声的吸管
器材:喝饮料用的塑料吸管、剪刀。
实验:把吸管的一端用牙轻轻地咬平,用剪刀把咬平处的两个角剪掉,形成上下两片三角形的簧片。如图1所示。
把吸管有簧片的一端放进嘴里,不要让它碰到牙、腮或舌头,练习通过吸管向外吹气。初次试吹,若吹不出声音来,可再轻轻地咬咬簧片,并用唾液使簧片软化。如果仍吹不出声,应齐根将三角形簧片剪掉,重新做一次,一定会成功的。
有簧片的吸管之所以能发声,是由于当向吸管吹气时,簧片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振动,簧片的振动又引起吸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从而发出了声音。这是一切有簧片的乐器发声的基本原理。
每次向这只吸管中吹气时,它总是发出同一个音调的声音。怎样才能使它发出另一个音调的声音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管子越短的管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越长的管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实验二:音调的高低,与管中空气柱的长短的关系
器材:能发声的吸管、剪刀。
实验:在向能发声的吸管中吹气时,它就发出一个音调一定的声音。用剪刀从吸管的另一端剪去约2cm,再试吹一下,音调变了吗?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再剪掉2cm呢?……
剪短了的吸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了,而且是变高了,再剪短一些,音调又变高了……这是由于吸管变短了,吸管内的空气柱就变短了,长短不同的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不同。较短的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较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较高。实验中,簧片未变,管长变了,其中的空气柱的长度变了,所以发出的声音音调就变了,由此可知,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发出的。
那么,是否可以做成一只能发出一个全音音阶的吸管呢?
由实验二可知,要使吸管能发出一个全音音阶中的7个音符,就需能使空气柱改变成7个特定的长度,也就是使吸管改变成7个特定的长度。
你注意过铜管乐队中长号(俗称“伸缩喇叭”或“柱管”)手演奏乐曲的情景吗?他是用拉长、缩短铜管的方法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的。是否可以借鉴这一方法来实现我们的探究目标呢?
实验三:能发出一个“全音音阶”的吸管
器材:内径相差甚小且能相互套起来的吸管、刻度尺、剪刀。
实验:在几只吸管中,很容易选出符合要求的吸管。将吸管A的一端做成簧片,管长、12.6cm,(不含簧片,下同),吸管B长10cm,吸管C长10cm,将A、B、C套在一起,组成长27.3cm的一根能发声的吸管。如图2所示。
如果把此时吹出的声音作为“do”,逐缩短吸管的长度,你会听到吹出的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待到听到的声音为“re”时,记下管的长度为22.9cm,继续缩短管的长度,可听到吹出的声音的音调又继续升高,待听到吹出的声音为“mi”时,记下管的长度为20.4cm,依此类推,所得实验数据为下表所示。
尽管这只能伸缩的吸管能够发出一个全音音阶,但操作起来既费时又费力,极为不便。如何解决这个操作问题呢?
我想,可以借鉴唢呐的构造和操作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四:操作方便的能发出一个全音音阶的吸管
器材:长为27.3cm的能发声的吸管刻度尺、铅笔、剪刀。
实验:将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所确定的长度,用刻度尺、铅笔标记在吸管上,如图3所示。
用剪刀仔细地在每个所标位置上,沿图中虚线方向剪两下,在该处形成黄豆粒大小的孔。
如果用手指盖住全部6个孔,吹出的声音为do,则按图3所示由右向左依次放开一个孔,吹出的声音就将分别是“re”、“mi”、“fa”、“sol”、“la”和“si”。这就是一只操作方便的能发出一个全音音阶的吸管。
当把所有的几个都盖住时,空气柱的长度最长,其振动频率最低,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当把最左边的孔打开时,因为该孔为吸管中的空气的逃逸提供了一条捷径,该孔右边的那段管子相当于被截去。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最短,其振动频率最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当你要吹出某个音时,只需打开与其相应的9孔,而9孔左边的各孔仍被封盖着,此时管长于9孔左边的管长,其中的空气柱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你要吹出的那个音了。
|
上一个物理: 趣味实验 下一个物理: 小孔成像须具备什么条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