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伴随着上课信号的音乐声,我手持一根近一米长的树棒(较结实)和一根近一米长的竹条 走进了班级,学生哈哈大笑,几个调皮的学生笑着说:“这堂课可不能乱说话了,老师要打人了。”我被学生逗乐了,笑着说:“你们还真是善于观察呀!见到我手上有工具你们就怕啦,可这个工具除了可以用来惩戒外,在我们生活中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儿就有学生说:“撬东西。”谁上来演示一下,我顺手捡了一块砖放在讲台上,立即有一位学生要求上讲台演示,我把竹条递给这位同学,学生哄堂大笑,我故作什么都不知道,问:“你们笑什么呀?”学生说:“软的怎撬呀!”哦!原来你们软的不吃要吃硬的呀!递上了硬树棒,我离开讲台站到最后面,学生非常娴熟的撬起砖头(该生用黑板擦做支点)。我说:“你再做一次,要用慢动作,大家注意观察。”学生高兴的又来一次,我高声的说:“有一位老人说过,假如给我一个·······”学生立即大声的抢我先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我笑道:“这位老人是谁,他用什么工具撬动地球的?”······
学生在下面用笔撬文具盒,我在讲台撬砖头。学生体会什么是杠杆、体会杠杆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力臂。
二: 用细线 将树棒悬在铁架台下(立即有学生说像杆秤),一位学生向两边挂钩码,另一位学生测力臂 (调成水平平衡,学生知道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学生测出三组数据,第一组计算后差0.5,弟二组计算后差0.8,第三次正好相等。学生立即归纳结论: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问:三组只有一组相等,你们为什么说相等。学生:分析的,数据相差很小是误差。
三 :我将木棒倾斜放置要求两学生上讲台做,两个学生很别扭,我问:“为什么?”他们说:“歪了不好做。”我接着问:“为什么歪了就不好做呢?”我与学生共同画图分析,学生立即明白其中道理。
四:看样子还是水平放置好,不过这次我想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来拉,两个学生做实验,我故意让另一个学生斜着拉,当时自认为没问题,得出三组数据,我看都不看数据,对学生说:“大家这次再算算,给我一个结论。”没想到学生立即说依然相等。我懵了,怎可能呢?学生又补了一句,三组都差一点那是误差。我算一下的确差一点。我不信要求学生再做三次,下课铃声响了。我没说一句话带着问题离开了教室。
五:第二节课我和学生共同实验,共同分析了问题原因,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了力臂。随后又和学生简单的演示了杆秤。
来源:刘圣元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