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 《每日邮报》日前报道,英国一家科研机构对外宣布,天文学家们通过长期观察后发现,一颗编号为1999RQ36、直径约560米的小行星可能会与地球“亲密接触”。
据推算,该行星有千分之一的几率在2200年以前撞击地球,而撞击事件最有可能发生的日期是:2182年9月24日。
我国天文学家证实,该次撞击在确有记录。但《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表示,“人类不需要恐慌。”如果提前下手,改变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将有可能避免“灾难”。
同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我国近地天体观测领域的专家王思潮也表示,只要我们提前准备,用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可以避免撞击的发生。
天文观测
“越轨”小行星 172年后或撞地球
这颗名为1999 RQ36的小行星,1999年被发现,直径约为560米。据报道,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为千分之一。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介绍,截至2010年7月31日,全球天文观测记录显示,未来100年内,将会有296颗小行星有撞击地球的可能性。1999 RQ36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几率最大。
观测数据显示:从2169年到2199年30年间,该小行星有7次撞地球的可能性。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著名天文学家王思潮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近百年的小行星观测历史上,几率最大的一次预测是: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有25万分之一的相撞几率。
危险解读
不是所有“擅闯”小行星都危险
王思潮教授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有个形象的比喻:在公转轨道高速运行的地球好比是一辆飞驰的汽车,前面的道路虽然笔直,但有很多的岔路口,不知道什么时间就会有另外一辆汽车从岔路口冲出来,与地球撞个“满怀”。
王思潮表示,不是所有进入到地球公转轨道的小行星都具有危险性。
他解释说,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巨大的圆形,也许一颗会与地球公转轨道相交的小行星到达地球公转轨道时,地球恰巧在这个圆的另外一端,那这样的行星就不具有危险性。
只有那些有可能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与地球接近或者是正巧碰撞在一起的小行星才是具有危险性的。
小行星观测方法
王思潮介绍,观测实验会把天空划分为多个天区,然后每间隔一小时、两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用天文望远镜对这些天区进行拍照。
在拍摄到的照片上,恒星的位置是不动的,这样我们就通过计算机把恒星的画面去掉,得到的就是一张张只运行着行星的照片。随后对于这些行星的运动轨迹、速度等进行计算,最终确定这些行星是否有进入到地球公转轨道的危险。
目前我国小行星
观测情况
王思潮介绍,我国的近地小行星观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官方的,一种是民间的。
官方小行星观测机构隶属于紫金山天文台,这个机构有一台直径1米的近地天体观测望远镜,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于2006年开始运转,目前正在对多颗近地小行星进行严密观测和跟踪。
王思潮介绍,因为南京的光污染比较严重,所以这个望远镜被架设在了江苏的盱眙。
我国民间也有近地小行星的观测活动。主要是广大的天文爱好者通过自己的观测,或者是借助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观测设备进行的民间观测。
专家支招
改变行星轨道避免撞“满怀”
“人类不需要恐慌。”《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说,1999 RQ36小行星撞地球,只是在目前天文观测水平下的一个推测,这期间太空事物肯定在不断变化,而且172年间,人类的科技也会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