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交会、对接和连接成多体太空飞行平台等关键技术。
目标飞船本身就具备进行太空科学与应用试验条件,与多艘神舟飞船对接后,实际上已构成我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太空实验室。在神舟1至7号飞船上,已经开展了对地观测,空间环境,空间天文,微重力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观测和实验。相比之下,由于空间实验室运行时间较长,飞船资源及航天员精力都可更多地满足科学任务的需要,这将对科学目标的确定、为有效载荷的设计研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航天员的飞行任务中也可更多地包含有人照料的科学实验。此外,还可在上面开展更先进的自循环生保系统、环保系统等的试验。
我国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的顺利推进,海南新发射场的投入使用和新一批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培训,为我国从空间实验室向构建更大规模太空站的过渡提供了保证。当然,为面对和适应新的目标任务,对新老航天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例如,航天员不仅要熟练新型飞船的操作控制,适应长时间、多任务的太空飞行,还需对新的科学和技术实验有一定的了解,在太空按预定计划进行照料,或通过船-地信道,根据地面要求进行实时操作控制。
我国2006年发布的航天白皮书中所列近期主要任务之一是: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太空科技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必将带动一系列科技以及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增强我国开展双边和多边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的实力。(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原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 潘厚任)
链接
人类最早的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
前苏联于1962年8月12日首次试验了“东方3号”和“东方4号”飞船的太空交会,1963年6月16日再次用“东方5号”和“东方6号”进行交会。两船相距达5千米,都没有实现对接。美国最早在1965年12月15日用“双子座6A”飞船,与“双子座7号”飞船实现会合,并靠机动飞行,使两者相距缩小至30厘米,也未实现对接,因为当时飞船未备对接功能。
1966年3月16日,美国用“双子座8号”飞船,与无人的“阿吉纳8”目标飞行器实现了首次太空交会并对接。前苏联则在1967年10月30日用“宇宙186号”和“宇宙188号”飞行器实现了自动对接。1978年1月,前苏联用“联盟26号”和“联盟27号”与“礼炮6号”太空站构成了3体相连的太空飞行平台。
(责任编辑:罗园)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