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勃望远镜
无论人们再如何挽留,哈勃的寿命也将在2014年左右结束,第五次维修任务中,航天员们为哈勃安装了新的对接系统。新对接装置将使哈勃能与带推进设备的无人航天器对接,当望远镜无力再开展观测时,美国宇航局打算利用无人航天器将其推落到太平洋中,这次维修哈勃的宇航员们,很可能是最后触摸哈勃望远镜的人了。
2009年5月17日,宇航员开始修复哈勃望远镜上一个停止工作的成像摄谱仪和准备进行第四次太空行走。虽然这次维护任务的难度不大,但是维修过程并不顺利。
从航天飞机传来消息,扶手上的一个螺丝出现了问题。宇航员需要查找设备在地面上的照片,看看到底用的是什么螺丝。他们有117000张照片的数据库可以查看,可以追溯到1996年,看看发射前设备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就需要与1996年所拍摄的旧成像光谱仪进行对比了,而这些照片有17万多张。
一台名为“成像摄谱仪”的设备,曾经为黑洞的研究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是它第一次拍摄的黑洞照片,正是它证实了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

不断加速膨胀的宇宙
2004年8月这台成像光谱仪出现了供电问题,这使得它停止了工作。这次维修中,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特殊的设备,换上它以后,哈勃的成像光谱仪就可以正常运作了。
可是之前宇航员从未尝试安装过这些特殊的设备。这可是个精细活儿,宇航员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移除供电板上的110个小螺丝钉,换上地面工程师准备好的新低压电源板。
为了这次维修,工程师们准备了三百多种特殊工具,他们不断地改进,希望这些工具可以尽量适应太空恶劣的环境,因为当太阳照过来的时候,温度会高达摄氏110度,而背向太阳时,温度又低于零下110度,大多数的电力设备要经过加工之后,才可以适应这样大的温差。
在第四天的太空行走任务中,宇航员马斯米诺和古德在维修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地面工作人员要根据他们发送到地面的图像,来决定应该用什么设备来替换旧的零件。
在位于休斯敦的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里,地面控制人员高度紧张,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工作,随时注意哈勃维修任务的一举一动。
而在遥远危险的太空中,执行维修任务的宇航员们,他们的工作条件就更差了。比如出舱工作的宇航员,他们要连续不间断地在太空工作六七个小时,执行几千项操作,还不能出现任何一点儿失误——他们即便累了,也不能回飞船休息。四名航天员在五天的时间里面,完成了五次太空行走,每一次太空行走都在6个小时以上,劳动强度非常大。
在漫长的工作时间中,宇航员的身体肯定非常疲惫,那么他们如何解决喝水、吃饭、上厕所的问题呢?

哈勃望远镜和钱德拉望远镜联合观测的暗物质
饮食问题相对简单,舱外活动航天服里面有个饮水袋,而且还有一个条装食品,宇航员带着头盔,一低头就可以饮水了,或者是吃两口东西。但是不能大便,小便的话则使用尿不湿。
在人们的想象中,在太空工作似乎是件很浪漫很享受的事,可真实的情况是:宇航员又饿又累,没有片刻休息时间。
宇航员连续六七个小时在舱外活动,除了生活不方便,在工作中还有另一大苦恼——失重。在太空里,由于处于失重状态,什么东西都是飘着的,包括航天员自己。
在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时候,宇航员着舱外航天服走出气闸舱的舱门之后,因为离要维修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一般都是通过航天飞机上所带的一个机械臂,抓着航天员把他送到要维修的地方去,送到那之后,航天员身上有一个安全挂钩,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