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来看,像陨石这种小型号的天体砸击地球,在去年就发生过,只不过是比较小的碎块而已。掉到地上的变成陨石被留下来;稍大一些的,砸下来会有大坑,但是由于我们地球本身的变化,如潮汐、火山喷发、各种各样的风化等外力作用,天长日久,这些痕迹就很难找了,基本上就没了;只有大个儿的陨石坑才会被留下来,包括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那次发生的撞击事件,当时这一理论提出来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大坑。最开始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这一理论,是因为科学家发现6500万年前的那层土含铱的元素特别多,与所有的土都不一样,所以提出这个假设,当时没有找到大坑,后来找到撞击坑后,证明了这一事实的存在。
现在我们在地球上已经发现的陨石坑大概在200个左右,不是特别多,这是因为地球本身的沧海桑田消磨掉了这些痕迹。你随便拿一个望远镜去看月亮,可以看到月亮上全部都是坑,这些坑有90%以上是外来天体撞击造成的。
辽宁日报:可不可以这么说,月球也好,还有一些近地的行星也好,为我们地球起到了一个拦截小行星、拦截天体、保护地球的作用?
朱进:这样说不恰当。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撞了这么多坑,地球表面假如没有氧化和其他外力作用,也同月亮一样全是被撞击的坑。月球跟地球的位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在天文上来看几乎是同一个点,这两个点受撞击的频率几乎是一样的。
辽宁日报:不是因为月亮在这,小天体就撞月亮,不撞地球了。
朱进:月球肯定能挡住一些外来的撞击,但是能挡多少?非常少。晚上抬头看天上的月亮,月亮只把天挡了一部分,大约是0.5度,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撞地球的这些小天体是从四面八方来的,不是非经过月亮不可。 0.5度对地球外太空来说实在太小,所以月球能够为我们地球挡住的这些本来砸地球的小天体不到万分之一。所以,砸到月亮而没有砸到地球这个几率是很小的,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那么更小的天体撞击地球的机会就更多了,包括流星体。只是我们还没有在它们进入大气层之前发现它们而已,进入大气层后燃烧掉了,所以我们会看到流星。可能就在我们说话这会儿,就有好多流星体掉进来,我指的是非常非常小的,可能有的流星体比米粒还要小。
辽宁日报:那么,多大的天体才能对我们地球构成威胁?
朱进:全局性的威胁,大概直径在1公里以上的。
辽宁日报:1公里直径的球体相对于地球来说,并不算大。
朱进:大是不大,但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小天体,首先它的速度非常快,每秒钟几十公里,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这个速度本身带有的动能就很大,加上它自身的质量,这个能量就相当地惊人。
最关键的是:这个直径1公里的小天体在撞击地球之前会有很大的冲击波,类似核弹爆炸一样,把地球上的尘埃轰起来,这个尘埃量相当大,在空中会把整个地球都给裹住,而且时间很长。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上没有阳光,生物就会灭绝。地球很可能会进入一个冰冻期。所以,这是一个包括对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测算,1公里大小的行星撞击地球,会给1/4的地球造成影响,这个是很大的影响了。直径小一点的,比如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的那颗天体,直径大概60米左右,类似一个非常大的荷包蛋,它造成的影响是2000平方公里,如果是砸到海里,就会形成海啸。试想一下,1公里直径的天体会造成多大的灾难?
人类目前还没有规避小行星撞击的方法,因为科学家并不认为它迫在眉睫
辽宁日报:这些小天体来自于哪里?它们是太空中的一些垃圾,还是其他什么?
朱进:太空垃圾多指人造卫星之类的,形容小天体不合适。这些小天体有几种来源,最主要的来自于小行星带。比如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些小行星带,这些都是在太阳系形成时期,与地球同时形成的;还有一种,是行星在形成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碰撞,成了碎块。而能到近地轨道来的小行星,是在小行星带发生碰撞后来到近地球轨道的,也有的来自于彗星,由于某种原因彗星的尘埃都喷发完了,变成一个彗壳进入地球轨道。还有一种是受行星引力的作用,慢慢地从别的轨道偏移到现在的轨道上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迁移过程。
辽宁日报:我明白了。您说的行星引力,是不是也包括地球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把一些小天体吸引过来了。
朱进:不是这个意思。太阳系所有天体都受太阳的引力作用,对小行星来讲,太阳对它的作用远远大于地球对它的作用,除非它离地球的距离特别特别近。如果这样的话,那行星就已经撞上地球了,所以地球对小行星轨道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这和流星雨是一个道理,我们看到流星雨的频率不是太多,流星雨实际上是米粒大小的小天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