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特西亚小行星直径100公里,是迄今人类探测器造访过的最大小行星
鲁特西亚小行星最早于1852年由赫尔曼·戈德施密特(Hermann Goldschmidt)在巴黎发现。其名字取自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名字。它是21号小行星,意味着它是人类发现的第21颗小行星
鲁特西亚小行星表面尘埃遍布的环境和月球很相似
北京时间10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最新的数据分析,今年7月欧空局的罗塞塔探测器刚刚考察过的21号主带小行星鲁特西亚(Lutetia)的表面至少覆盖着600米厚的尘埃碎屑。科学家们介绍说,亿万年来不断的陨星撞击已经使它的表面成为粉末,从表面形态来看,非常接近月球的情况。
这项发现是研究人员对罗塞塔此次飞越考察任务期间获取的大量珍贵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得到的首批成果之一。关于这一成果的详细情况本周在美国帕萨迪纳的一次会议上进行了讨论。罗塞塔科学组成员们告诉他们来自美国天文学会(AAS)行星科学分部(DPS)的同事们,他们的许多发现都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和探讨,以便做出最终的结论。
罗塞塔与鲁特西亚小行星的交会发生地位于火星轨道外侧,距离地球约4.54亿公里。当罗塞塔探测器以每秒15公里的相对速度飞掠小行星附近时,最近距离仅有3162公里。探测器上各种仪器开足马力,希望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多波段相机和光度计、磁场和等离子体实验设备、尘埃探测器、无线电科学实验设备等等。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鲁特西亚小行星质量约为1700万亿吨。计算显示其体积为650万亿立方米,这样,鲁特西亚的密度便可以得到,约为每立方厘米3.4克,这一数值和月球的密度相当接近,月球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这些数据将帮助科学家们了解鲁特西亚小行星的本质: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孔隙度,从而判定其所属类型。
到目前为止,地面望远镜判定小行星的类别非常困难。一些观测证据标明它们非常原始,从形成至今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即所谓的C型小行星。其他的观测数据则显示有些小行星的表面存在似乎是金属物质的特征,这表明它们经历了更深度的演化历程,归为M类小行星。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等到对罗塞塔的红外探测数据进行详尽分析之后才能发表看法,”来自欧空局的瑞塔·舒尔茨(Rita Schulz)博士说。一位罗塞塔探测项目科学家也告诉BBC新闻记者:“红外波段的光谱数据将告诉我们目标的矿物组成情况。当我们清楚掌握这些情况,我们才可以放心的说:这是鲁特西亚的特点。”
此次7月份进行的考察拍摄的照片中有一点再清楚不过,那就是鲁特西亚曾经遭受猛烈的轰击。历史上不断的撞击事件在其表面留下了厚厚的碎屑尘埃层,或者叫“土壤层”。从图像上观察,很明显就能发现很多陨石坑边缘已经模糊,有一些甚至被彻底毁坏。这都是明显的后续撞击现象。
舒尔茨博士解释说:“对于一个这样大小的天体而言,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屑将会由于其引力重新坠落其表面。对于这个半径50公里的天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