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亮星,比如半人马α星,是否拥有巨行星的能力。”
有天文学家相信,这项新技术将使已知外星行星的数字迅速增加。目前Quanz等人的技术还只能每次消除一部分波纹,随着技术的改进,最终可能会做到一次性将所有波纹消除。
给外星行星直接拍照
外星行星观测在过去几年里是天文学研究持续的热点,技术进步也让天文学家从间接推断走向直接观察。现在,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认真探讨未来外星行星观测的不同阶段。
法国巴黎-墨东天文台的让·施耐德(Jean Schneider)及其同事认为,在未来15-20年里,会出现两代用于探测外星行星的太空任务。第一代任务中的日冕仪的直径在1.5米到2米,第二代会达到8米以上。
在今年发表于学术期刊《天体生物学》的文章中,施耐德等人提出,未来对外星行星的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调查更多的行星,确认那些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一个是深入研究我们已知的外星行星。
随着望远镜分辨率的增加,施耐德等人认为天文学家将能做到的事情包括,探测出巨行星所拥有的那些适合生命存在的卫星,以及对行星的直径进行直接的测量。
他们还提出,假如我们在2020-2030年间发现了一颗外星行星上存在生物标志物,那么接下来有两种思路。一个是直接拍摄到那些生物。他们假设那些生物的尺寸有 10米,而且位于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旁,需要直接拍摄到它们的望远镜的直径将相当于太阳的半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另一个方向就是制造探测器以0.3 倍光速直接飞去拍摄最接近的行星。接下来便探讨了这种任务可能面临的种种障碍。
施耐德等人的这篇文章在《天体生物学》发表后罕见地引起了回应。伦敦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伊恩·克劳福德(Ian A . Crawford)认为施耐德等人夸大了用星际探测器直接拍摄外星行星的技术障碍,也高估了太空环境对探测器的威胁。施耐德显然并没有被说服,他又发了一篇文章进行反驳。
施耐德自己也承认“预测一个世纪及以后会确切发生什么,是自以为是的做法”,但他坚持一个悲观的结论:“不管是哪一种方案,看起来在花费几个世纪之前是不可能与外星生物建立直接的视觉联系了,至少在可以预见的物理和技术概念的框架之下是这样的。至于1000年后的物理,就无从预料了。我们因此被观念上的或是知识上的地平线所限制。”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