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光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它既能代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
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成功发射进入太空,从而把航天飞机的设想首次变成了现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原总指挥张厚英说,在三十多年的过程中,美国航天飞机完成了很多重要的航天使命,代表了人类航天技术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原来设计中不曾预想到的问题。
航天飞机比起其他现有的航天器,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运载能力大,载重可达30吨,同时可以实现载人航天,最长可以在空间运行30天。这些特点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安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日本的H2火箭曾发射过一个八九吨重的舱体到空间站,而真正空间站主体的安装还要靠航天飞机来实现。
除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航天飞机在三十年的航天实践中,还完成了包括施放卫星、发射宇宙探测器及哈勃望远镜、完成卫星空间回收和空间修理等一系列活动,共运送1360余吨货物及600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价格昂贵
烧钱速度大大超出设计想象
按着最初的设想,航天飞机除了运载能力强,还可以通过重复使用大大降低航天往返运载成本。但实践证明,这样的设想可能是“失算”了。
张厚英介绍说,按着原来的设计,单架航天飞机原设计可以往返飞行100次,每飞行一次的运行费用大约是4000万美元,运送每公斤货物只需100多美元。
但实际情况是,今年美国所有航天飞机将结束飞行使命,包括两架已经失事的航天飞机在内,美国总共五架航天飞机的总飞行次数才只有100多次,每次飞行的运行费用包括维修超过4亿美元。核算下来,运送每公斤货物的花费需要两万多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同等重量黄金的价格。
航天飞机系统复杂,每次发射之前的检查、维护、修理都成为浩繁的工作。以这次“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为例,从最初计划去年11月份发射开始,发射计划一共推迟了四次,不断地出现问题,不断地调整,其中所耗费的资金之多不难想象。
张厚英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是花费12亿美元建造的,最后一架航天飞机“奋进”号,建造费用上升到20亿美元。如果按最初计划每年发射8个架次,光是运行费用就得花费32亿美元,相当于200多亿元人民币。作为比较,我们国家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包括“神一”到“神六”飞船的建造费用,总共才花了192亿元人民币。
系统复杂
安全性能难以保证
比起飞船技术,航天飞机使用了更多的高技术,这一方面使其具有了更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这种由200多万零件组成的高度复杂系统,也大大增加了技术不可靠性的含量,使得它的安全性反而不如飞船。
迄今为止,全球历次载人航天失事一共造成22位宇航员丧生,而在美国两次航天飞机失事中丧生的宇航员就占了14位,其比例之高令人吃惊。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凌空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航天飞机停飞近2年。
“挑战者”号的爆炸,是由一个小小垫片的失效引起燃料泄漏造成的。因为发射是在一月份,十分寒冷的天气造成了垫片失效。这是一个十分低级的失误,据说当年在发射时就有不同的意见出现。
如果说“挑战者”号的失事还是一次意外,而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的解体坠毁,更反映了航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