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安排在本月18日。航天飞机一度被认为是可重复使用的,常规载人进入空间轨道服务的运送工具。
然而,它从未真正做到这一点,反而接二连三地出问题,让两批让宇航员命归天际。若把它仅看作目前实质上的试验性运送工具的话,还好理解试飞中难免有人员伤亡。但它却在号称常规用途飞行工具,NASA称其为空间运输系统的技术用语说明了一切。
然而,航天飞机的使命现已结束。以业内难听些的用语来表达,国际空间站也会在2020年彻底脱离轨道。一旦这一幕出现,原有的一切设想都将完结。重返月球的奢望已不存在,更不用说火星旅行和空间探索的宝藏。尽管科技可能仍在,但热情已荡然无存,至少传统上航天事业成就卓著的美俄两国的热情已不再。
有热衷星际旅行者认为,中国可能拾起接力棒。像肯尼迪总统50年前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那样,中国当然希望如此。但接棒时期似乎很有弹性。它不具有像肯尼迪敢于宣布在本个10年内实现目标的底气。更进一步,即便中国成功达到了美国50年前的成就,它还将面临下一步该怎样做的问题。随后的情形可能会像尼克松政府1972所做的那样,它会表示目标已达到,并了结全部事情。
若庆幸的话,对太阳系的非人工探索还会继续。但即使如此,也还存在着回报不断减小的风险。人类已造访过每个行星,除水星外的每个具有实体表面的行星也已有人造物体登陆。人类已把了解到的小行星、围绕行星运转的天然卫星,以及彗星都记载到了自己的成功簿上。除非在火星上找到生命,或有其他令人意料之外的东西存在,公众对对星际旅行的兴趣可能会逐渐消退,而正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由此看来,未来会受到地球外层的新疆界、地球同步轨道的影响。在此范围内,人类的各种活动还会继续增加,并充斥着这个空间。就像人类过去让无数野蛮走向文明一样,这个空间最终会充满人性。也像人们在重返南极研究基地之前而仓促离弃它们一样,今后虽然还可能会偶然出现人类为了适宜的气候、食品和形成族群的争斗热情,未来人类想要跨越最后新疆界的梦想已极大地减弱了。(皖东)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