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的分布情况并将其与理论预计进行对比。同时他们还能目睹活动星系核的分布是如何随着宇宙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从110亿年前一直到今天。
小组的研究结果发现活动星系核最可能出现的地方是那些含有大量暗物质的大质量星系核心。这是一个意外,并且不符合现有理论预计。因为如果活动星系核果真是由星系碰撞产生的,那么应当更倾向于在中型质量星系(即质量不超过1万亿倍太阳质量)中发现它们。可是小组发现的结果是活动星系核大部分都存在于比“星系合并激活理论”预计质量值超出大约20倍的星系中。
“这些结果让我们对于黑洞吞噬周遭物质的行为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埃尔维托说,他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这显示黑洞一般是由其所在宿主星系内部的机制所激活的,如星系盘不稳定,星爆等,而非之前认为的星系合并或相互扰动。”
阿列克斯·芬诺古恩诺夫(Alexis Finoguenov)是这项工作的导师,他说:“即便是在遥远的过去,一直回溯至110亿年前,星系碰撞理论也只能解释中等亮度活动星系核的很小一部分。在当时宇宙更加拥挤,星系间的相互距离更近,因此碰撞现象也更加频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新的研究结果是一个意外。”(晨风)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