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待发射状态。 CFP 图
天宫一号
是目前我国研制的最大的载人航天器,运行高度在370公里左右,起飞质量约8.5吨,在轨道上的寿命是2年,可以与载人飞船实现多次对接。天宫一号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分试验舱、资源舱两个舱。
早报记者 于松 发自 甘肃酒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昨日宣布,“天宫一号”将于今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择机发射。昨日18时,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 T1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进入待发射状态。
武平介绍说,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将于9月底至11月中旬进行,相继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交会对接。
空间交会对接是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在预定的空间轨道交会,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体的过程,是空间站建造时最关键也是最难逾越的技术。交会对接技术与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
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天宫一号’在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主要承担着两项重要使命,一是突破交会对接技术和组合体控制技术,二是作为空间实验室的雏形,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为将来空间站的建设打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说。可以说,天宫一号也是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昨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天宫一号任务的最后一次综合模拟演练,总指挥部随后宣布参试各系统准备就绪,待命发射任务。
据武平介绍,按照计划,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经两次变轨进入高度约为350公里的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1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据悉,神舟八号初定于11月1日发射。
天宫一号上将搭载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会旗;在今年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将联合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郑永煌昨日表示,交会对接任务是两个航天器共同来组织实施的,就是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以后,将会建立一个对接轨道,到神舟八号发射时就需要考虑对接轨道的发射需求。
交会对接的“班组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说,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扮演着一个引导者和指挥管理者的角色,就像一个团队中的“班组长”,始终掌控着工作进度和进展。当神舟八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开始搜寻和探索“天宫一号”的倩影之时,“天宫一号”就会相应地向对方提供引导信号,告诉对方“我在这里”,并始终给追踪飞行器提供引导信息。等到双方终于“敖包相会”,实现对接后,神舟八号飞船就将“大权”上交,安心地停靠在“天宫一号”身边,按照其指令和控制来飞行。
“完成组合体的控制和管理,并非易事。以前卫星也好、飞船也好,都是自己管自己,而现在‘天宫’却不能再独善其身。” 张柏楠解释道,对接成功后,“天宫一号”要为神舟八号飞船供电,起码满足50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