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谢金晶 本报记者 刘颖
一个多月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将“牵手”。日前记者走进对接机构的研制单位——上海航天局,亲眼查看对接模拟样机,一探“牵手”的奥秘。研发人员表示,对接机构的研制之路长达16年之久,目前已成功申报20多项专利。针对对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细微问题,他们都做足了故障模式与对策。目前,地面对接试验已模拟了上千次。
走入上海航天局的对接机构实验室,一组对接机构的攻关样机出现在记者眼前。这组对接机构分属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两个飞行器,它们异体同构,如同两口大锅,“锅口”直径均为1.5米。
属于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模样稍许简单,未来在对接环节中它将始终呈被动状态。而承担主动力量的神舟八号对接机构,外观上它显得更为复杂。这一半对接机构拥有一个圆环副体。大锅的内部靠近锅口处竖起3组丝杠,这6根丝杠上顶着一个圆环,圆环上又设有3组钩子。专家解释说,圆环即是对接环,6只钩子为捕获锁,它们加上3组丝杠就是对接机构中的捕获系统。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对接机构中,12把锁的设计是一个冗余设计,为了对接时拉力分布均匀、对称,对接机构上间隔排列的6把锁成为一套锁系,两套锁系各由一个电机控制,由它们共同进行对接任务,实则只需任一一套就可完成对接。同样,两套密封圈的设计也是备份,专家表示,密封圈一旦失效,对接锁也将“唇亡齿寒”。目前,每套密封圈都已经过抗辐射、抗拉、抗压等多种地面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