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对宜居带的考察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
古瓦洛克教授的团队根据恒星的年龄和金属性两项参数进行模型估算工作,并在此过程中考虑超新星爆发对生命进程造成的影响。在天文学上,所谓的“金属性”,指的是某颗恒星中除去氢和氦之外的元素丰度,它们都是形成和地球类似的类地行星的原材料。而这些“金属”元素是在一代代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发中产生的。因此,形成年龄越晚(即越年轻)恒星,拥有更高的金属性,在它们周遭环境中也就更有可能形成类地行星。
小组根据“金属性”这一指标对银河系各区域行星形成的可能性进行了考察,并最终得到结论:在银河系核心区,高效的行星形成速率将能够盖过超新星毁灭它们的速度。研究人员们表示:“我们发现我们银河系中的大部分星球在其一生中总要至少经历一次超新星爆发的冲击,但是即便它的行星上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在之后的岁月里,生命仍然能够再次出现并繁荣发展。”这就意味着高等的生命体,或者至少是这些星球上可能可以存在的生命体的数量可能要比我们先前的估算要多得多。
古瓦洛克的小组同时还发现,银河系核心区域可能比外缘位置更加宜居。他说:“我们发现银河系的核心部位并非完全不适合生命存在,我们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广阔的宜居带。星系核心区较高的恒星密度和毁灭率导致了较高的金属度,这就为适合生命存在的类地行星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而引发激烈争议的一点在于:究竟哪些条件下才会真正出现“宜居”的行星?早期开普勒望远镜数据分析结果的发布也曾引发一片争议,因为其中一位研究人员宣称,他认为银河系中大约1/3和太阳相似的恒星(即光谱型为F,G或K)都可能拥有类地行星。(晨风)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