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之浩介绍说,1978年,前苏联的核动力卫星“宇宙-954”号在加拿大领土坠毁,产生了核污染,被加方根据空间法索赔600万加元,前苏联政府最终赔了300万加元。1979年,美国的“太空实验室计划”(Skylab)空间站坠入印度洋和澳大利亚西部海域,过程中曾导致澳大利亚珀斯附近亚埃斯佩兰镇的楼房玻璃被砸碎,为此,美国象征性地赔偿了该镇400美元。
2009年2月10日,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号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千米处发生碰撞,撞击让“铱33”卫星受损,大约一个月后坠入地球。对于这次卫星碰撞事件,美俄两国最终不了了之,没有明确责任归属。
导弹“扫垃圾”可不简单
如何解决或者说缓和太空垃圾的问题?《时代》杂志称,几乎没有什么办法。设计者在设计制造太空飞行器时应尽量避免用太多可分离的组件,但现在的飞行器实际上都由很多可拆解的部件构成。良好的追踪技术可以提前预测废弃卫星的坠入地点,只要卫星尚余些许燃料,地面就可以控制其坠入海洋,但事实上大多数废弃卫星都不再有燃料。
庞之浩表示,目前太空垃圾清理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国际航天安全促进协会呼吁有关国家共同参与制定太空交通规则。
庞之浩介绍说,使用反卫星导弹摧毁失效卫星同样可能会导致太空碎片的产生。1985年9月13日,美国一架“F-15”战机携带着反卫星导弹升空,首次成功地击毁一颗在500千米高轨道上的失效卫星。2008年2月,美国故技重施,用“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击毁一颗失效的间谍卫星,当时美国方面宣称这颗卫星携带有大量有毒燃料,且有坠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威胁。庞之浩分析说,这是颗军用卫星,美国在使用导弹摧毁其时也抱有不愿泄密的考虑。
美国已经尝试了两次用导弹击毁废弃卫星,为何今年9月不在“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坠入地球之前用同样的方法将之摧毁呢?庞之浩表示,“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并非军用卫星,不存在太多保密的考虑,而且使用导弹的费用也比较高昂。导弹打卫星也是存在风险的,打得好,卫星碎片往下掉入大气层并被高温烧毁就没问题,如果打得不好、不准,就会在上层空间制造大量太空碎片。
我国航天器有哪些防范措施?
庞之浩向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目前对于防范太空垃圾和避免制造新的太空垃圾都有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对于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我们会进行地面监控追踪,及早预防,以“躲”为主;对于小的太空垃圾,我们的航天器有防护能力,以“抗”为主,可以吸收小碎片撞上来的能量或者将之反弹出去。
在避免制造新垃圾方面,会确保航天器到了寿命后期仍可以进行人工控制,让其坠落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如南太平洋。对于运载火箭,如“长征四号”火箭,会进行“钝化”处理(也称“消能”),实行“三放光”政策,即把储箱里的液体放光,把气瓶里的气体放光,把电池的能量放光。这样,箭体就钝化了。除非与别的航天器相撞,火箭自身不会爆炸。另外,对于那些已经“寿终正寝”的卫星,则会将之转到无用轨道上去,避免与其他航天器发生碰撞,同时让出轨道资源。
庞之浩还介绍说,我国现在的出舱航天服也对太空碎片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可以防辐射和对微小碎片进行防护。即便如此,宇航员在出舱前也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时间出舱。
另外,如今按照规定,宇航员在太空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能再随意扔在太空,必须要用货运飞船运回地球处理。
从天而降的6个失控“大块头”
1.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
UARS重6.5吨,长10.7米,宽4.5米,造价7.5亿美元。1991年9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用机械臂将UARS送入轨道。卫星连续14年向地面发回了宝贵数据。今年9月23日,它失去控制坠落地球,大部分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毁,经NASA确认,有26块碎片最终在一处远离大陆的南太平洋地区坠海,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2.前苏联“宇宙-954”号卫星
重3.8吨的“宇宙-954”号于1977年9月发射升空,主要功能是监视美国核动力潜艇的去向。
“宇宙-954”号本身也是由核动力驱动,由于其内部的核反应堆出现问题,卫星于1978年1月24日坠入大气层,当时引起了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