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汉书》记载公元185年出现“客星”,留存8个月后消失。天文学家公认那是人类对超新星的最早记载,继而一直探索这颗超新星残骸的踪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4日宣布,红外太空望远镜最新观测数据解答了这一将近两千年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的神秘天文现象。
■最新照片
中国《后汉书·天文志》记载:“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公元185年12月7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消。”
“客星”留存8个月。它究竟是什么?如何产生?古今天文学家陷入疑惑,近两千年一直试图破解其中奥秘。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认定,这段文字是人类对超新星的最早记载。西方天文学家把这颗超新星编号为“SN185”。稍后,科学家确认,“RCW86”是这颗超新星的残骸,位于8000光年外。
NASA24日在网站发布“RCW86”的最新合成照片。
照片组合NASA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和“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的红外图像以及先前NASA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XMM牛顿天文望远镜的X射线数据。
■如何产生
NASA说,最新观测数据可以解答最早记录的超新星如何产生及其破碎残骸如何向外扩散。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剧烈爆炸,通常极其明亮,过程可持续几星期或几个月,逐渐衰微,既而不可见。
结合太空望远镜对“RCW86”的最新观测数据,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天文学家威廉斯在《天体物理学杂志》网站发表以他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报告,描述最新发现。
威廉斯认定,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近两千年前观测到的是“Ⅰa型”超新星爆炸。一颗原本相对平和的恒星收缩形成密度较大的白矮星,然后吸收来自附近另一颗恒星的物质,或者说“燃料”,最终发生超新星爆炸。“一颗白矮星就像一个即将燃尽的火堆,”威廉斯说,“如果你往上浇汽油,就会爆炸。”
■更大更快
“这个超新星残骸变得真大,(扩散)真快,”威廉斯说,“它是我们预计的两到三倍大……现在,我们可以最终确认原因。”
最新观测结果首次显示,一颗白矮星在发生“Ⅰa型”超新星爆炸前可以在它周围产生一个“空穴”。科学家用“空穴”解释超新星残骸更大、扩散更快的原因。爆炸发生时,恒星喷射的物质未受气体和尘埃阻碍,得以快速喷射。
借助两台红外观测望远镜所获观测数据,研究小组得以测定构成“RCW86”的尘埃温度大约为零下200摄氏度,由此推算残骸内部现存可为尘埃加热的气体量。
■延伸认知
科学家最初怀疑,“RCW86”是“Ⅱ型”、即核塌缩超新星爆炸的产物。这是一种释放能量最强的恒星爆炸。科学家曾发现“RCW86”周围存在“空穴”的迹象;以当时认知,这种“空穴”只伴随核塌缩超新星爆炸。
然而,借助X射线望远镜,科学家发现反证,探测到“RCW86”存在大量铁元素,即“Ⅰa型”超新星爆炸的迹象。最终,组合红外望远镜观测数据,形成“空穴”内发生“Ⅰa型”超新星爆炸的照片。
“现代天文学家揭开一个两千年的宇宙秘密,又展示另一个(秘密),”美国航天局红外望远镜项目科学家丹奇说。“现在,多种观测手段延伸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我们充分意识到这颗恒星死亡背后非同寻常的物理学研究,我们依然与古代天文学家一样敬畏宇宙。”
■文/庄北宁(新华社特稿)
(责任编辑:丁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