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这一动人场景将永远镌刻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史册。
交会对接成功实现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新突破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启了和平利用太空的新征程。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当今航天领域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共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活动300余次,发生故障17次,交会对接也因此被称为航天安全“鬼门关”。
然而,这又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关口。“不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设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设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据了解,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广泛用于空间站、空间实验室、空间通信和遥感平台等大型空间设施在轨装配、回收、补给、维修以及空间救援等领域。
可以说,这次交会对接的每个过程都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为执行这次任务,科技人员研制了全新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改进研制了神舟八号飞船,两个航天器上装载设备1100余台,其中半数以上是新研产品。
为执行这次任务,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技术状态变化达176项,发射神舟八号的火箭技术状态变化达194项。对两枚火箭的14.8万多条焊缝,技术人员一条一条地进行了认真检查。
与世界的航天合作已取得诸多实质性进展
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搭载着一个特殊包裹,里面装有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会旗。这些旗子是前不久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从法国带回来的。
此前,这些旗子曾搭乘俄罗斯联盟飞船送抵国际空间站,再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带回地球。乘坐天宫一号旅行,使它们在世界上所有现役载人航天器上实现搭载,成为世界各国深化航天合作的重要象征。
如果说搭载这些旗子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态,那么实际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已取得诸多实质性进展。神舟八号飞船搭载的众多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中,包括利用德国生物培养箱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研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文宝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同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国际空间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在航天工程、卫星应用、发射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合作。
2020年前后,将建成60吨级载人空间站
据透露,2016年前,中国将研制并发射两个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将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60吨级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高级顾问王永志院士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最终目标将完成第三步任务,即建造空间站,在太空搭建有人参与的科学技术创新试验平台。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定情之吻”,正刻画出中国空间站筑梦太空的新坐标。
延伸阅读
空间交会与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只有掌握这些技术,人类才能自由出入太空,更有效地开发宇宙资源。
在突破并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之后,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就是为空间站和月球基地等接送航天员和物资。在航天领域专家常说的一句话是:“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
至今发射的宇宙飞船大多是作为空间站的天地往返交通工具和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上的救生艇。为了实现宇宙飞船的运输功能,就必须攻克两项关键技术,那就是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空间交会技术与对接技术,主要设备是交会测量系统和对接机构。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过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中国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进行空间交会对接的国家、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如果明年航天员参与的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也将是第三个完成载人交会对接的国家。
(据本报记者报道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资料)
(责任编辑:丁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