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科学家日前通过观测矮星系发现,银河系中存在类地行星的数量可能是非常多的,但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他们利用自身的大气层拒绝恒星的辐射,进而使得生命难以在这些星球上孕育。
矮星原来指的是光度比较弱的星,但它却是银河系中数目最多的天体,矮星系的体积一般都要比太阳系小不少。科学网(www.kexue.com)编辑通过查阅资料发,由于他们的光度不等,因此科学家们发现起来比较难,首个棕矮星是在1995年发现的。
美国宇航局的阿兰博士一直以来为寻找类地行星而努力着,他认为矮星的行星中存在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可能性非常大。矮星系通常的半径大约只有太阳系的二十分之一,星体的体积也比较小。但科学家们估算,恒星的寿命大约在40亿年到100亿年之间,这可以给环绕它旋转的行星足够长的时间来孕育生命。
“最初的十亿年间,矮星恒星的活动非常频繁,它周围巨大的磁场会和行星互动,带点的离子经常会抛向这些行星,这会导致行星受到伤害,而为了避免自己受伤,这些行星会和地球一样,有自己厚厚的大气层,这样就会避免遭受创伤。”阿兰博士说道。
卢奇安娜是加利福尼亚的一位天文学家,她一直在研究矮星系,她说道:“我们用模型试验对矮星系做了研究,当紫外线从恒星上层辐射到类地行星的大气层时,就会遭遇臭氧层,臭氧层是行星表面的天然屏障,只有矮星的恒星创造更多的紫外线,才可能穿透大气层到达行星的表面,这意味着类地行星上很难像我们一样看到阳光灿烂的天气,这也是他们的表面温度要低的一大原因。”
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快的找到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AD Leo是一颗不到300万年的恒星,它也是矮星系中的一颗恒星,不过它的爆发力可能像早期的太阳那样强悍。在未来,它周围的行星可能会被它所影响,进而产生小一号地球。
(科学网-kexue.com :文/卡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