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7月18日消息,火星的南北半球环境差异非常大,这让科学家们对早期火星的环境历史究竟处于何种状态下处于很大的争议。而根据火星北半球陨石坑的最新观测资料发现,科学家认为火星早期很可能都相当潮湿。
近些年欧洲太空总署和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卫星通过对火星南半球数千个存在黏土矿物的地点的观察,这些含有黏土矿物的岩石年龄高达40亿年,而北半球因为火山活动使得古老的地层被掩盖,一直无法搜寻到类似的矿物质。
但近期,法国和美国联合研究小组,在火星北半球的陨石坑发现了类似的矿物质确定火星北半球在久远之前应该也处在潮湿环境中。换言之,40亿年前的火星表面全部都被液态水所覆盖,再晚一点的时期中,这种潮湿环境或液态水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而且变得较偏酸性或含有盐分。
研究小组共检视了91个火星北半球低地陨坑的光谱资料,其中至少9个陨坑中发现黏土矿物,类似黏土的片状矽酸盐(层状硅酸盐)矿物或其他含水矽酸盐(含水硅酸盐)矿物等,这些都是在星球表面或表层以下处在潮湿环境中才能生成的矿物,在这种潮湿环境下是有利于生命形成的。
其实先前其他观测中,已在火星北半球平原发现少数几个陨坑中有片状矽酸盐矿物,但面积都不大,无法据此说明火星北半球也是大范围的都处在潮湿环境中。
关于为何火星北半球海拔比南半球低很多的现象,现行理论认为是有颗巨大天体撞击的结果,所以火星北半球其实是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同时也抹去了撞击之前的任何环境遗迹。至少卡特等人确定火星全球处在潮湿环境是在这个大撞击之后发生的,或是大撞击是在潮湿环境尚未完全结束之前发生的。
(科学网-kexue.com :文/卡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