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发表在2009年4月23日《自然》杂志上。
专家解读
刘世荣(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众所周知,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环境问题,因此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90年代,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净吸收1—4Pg(1Pg=1015g)的碳,这抵消掉了约10%—60%的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碳。然而,人们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时空分布及其机制并不清楚。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碳/源汇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国际气候变化科学界广泛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且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准确估算中国陆地碳收支状况相当困难,也显得格外重要。
这项研究在方法学上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采用了多种数据源和多种复杂模型的系统整合,并由此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个碳汇。研究表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当于此间中国工业源CO2总排放量的28%—37%,高于欧洲,与美国相当。这说明中国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国家出台重大政策,包括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该研究还解释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我国北方地区是中国陆地碳汇之所在,而该研究却发现中国陆地碳汇主要分布在南部,主要缘于大规模造林和灌丛植被的恢复重建形成的碳汇。相信随着这一研究成果不断深化,研究者将进一步科学阐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中国乃至全球碳平衡中的巨大作用。
[1] [2] [下一页]
-阐明A1型短指症致病基因及其作用机理
入选新闻
揭示A1型短指症致病机理上海交通大学贺林研究组和香港大学陈振胜研究组合作,发现导致BDA1的IHH基因突变(E95K)可以破坏Hedgehog蛋白同PTCH1和HIP1的相互作用。这与目前关于BDA1相关突变集中发生在Hedgehog蛋白的钙结合位点的报道相一致,这些钙结合位点对于其与受体和细胞表面伙伴蛋白的结合是必需的。此外,他们通过分析人工构建的E95K突变小鼠模型,还发现Ihh蛋白发生了信号能力和范围的变化,小鼠也出现了与人类指骨畸形一致的骨骼异常。相关研究发表在2009年4月30日《自然》杂志上。
专家解读
方福德(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A1型短指畸形(BDA1)是人类医学遗传学史上最早有记录的符合孟德尔规律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手指中指骨的短小或缺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俗地讲,发病特点就是只要体内有一个致病基因存在,就会发病,双亲中只要有一个携带该致病基因,就会遗传给他们的子女,致其罹病。它是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重要种类,目前已发现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有6000多种,已经鉴定确认其致病基因者只有1000多种,大部分遗传病尚不知道其致病基因。在此领域,中国科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例如神经性耳聋、乳光牙、A1型短指畸形和Marie Unna遗传性脱发(稀毛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及其作用机理,都是我国科学家首先发现、阐明的。
早在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贺林研究组就发现IHH(Indian Hedgehog)基因的杂合错义突变导致了A1型短指症的发生。他们不仅找到了该致病基因,在本项研究中,他们还与香港大学合作,进一步阐明了这种基因突变是如何引起手指骨骼畸形的,并且在小鼠动物模型中模拟出这种人类遗传病及其发生过程。
正常情况下IHH基因表达产物Hedgehog蛋白是一种在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形素,与骨骼形成密切相关,该蛋白所传递的信号能力和范围被认为与其受体PTCH1和拮抗剂HIP1相互作用的强弱有关,而这些作用又与该蛋白在细胞外形成的浓度梯度有关。该基因发生致病突变后使这种浓度梯度及一系列的相互作用紊乱,最终产生骨骼发育畸形。
-为治疗Ⅱ型糖尿病提供了候选新靶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