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成轩认为建在断裂区的建筑并不可怕,在两条断裂带之间建房是没有问题的,犹如马路上下行车道间的“安全岛”,只是不能将建筑跨建在断裂带上。对于已经建在地质断裂带上的建筑,谭成轩建议应该一方面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和其他相关处理,同时还要加强对断裂带的日常监控。
“断裂带的可怕之处是它对地面下的线性工程的破坏,比如保障市民生活的输油、输水、输气管道,地铁等等。”蔡向民介绍说。如果不实施保护措施,是很危险的。但这也是可以解决的,管道可以使用柔性材料,比如橡胶、波纹管等。地铁也可以通过伸缩缝来解决。
另外,断裂带可能会释放有害气体,比如放射性的氡(长期可以致癌)、汞等。国外为了避免这些气体危害健康,会在房屋下面铺上隔绝的材料,再用管道把气体引向室外,目前北京正准备开展这项工作。测量这些气体也是找到断裂带的一个方法。
对于北京首次绘制的地下三维地图,市民什么时候可以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呢?谭成轩认为还为时过早,北京绘制的只是一张草图,距离可以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
“现在,光依靠一家单位的力量很难完成摸清地下断裂带、绘制地下三维地图的艰巨任务。而大量已经完成的地下资料信息却被相关部门作为机密文件存在保险柜,失去了其真实的价值。”谭成轩说。
谭成轩建议由政府把目前分散在建设、交通、市政、民防等部门的北京地下信息资料搜集起来,绘制一张详细的地下地图。
“只要摸清它的准确位置和活动规律,并对其进行日常监测,断裂带其实并不可怕。在北京周边建设断裂带监测预警系统是当务之急。”谭成轩说。
北京平原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有两条,分别是黄庄——高丽营和南口——孙河,其中后者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条西北向断裂带。(本文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陈永杰 王夕)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