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圆
一个“钱”字正让长江黄河上游的林业部门、保护区的负责人们面有难色,也让他们对呼吁了多年的生态补偿满怀期望。
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与其他十余家媒体的记者及专家一道,走访了四川的彭州白水河、什邡和绵竹九顶山、青川唐家河、平武王朗、松潘草原、红原湿地、马尔康峡谷、丹巴村寨、宝兴蜂桶寨、雅安碧峰峡等多个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这些地方既是此次“中国娇子野生动物保护行”重点考察的地区,也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地区在保护生态和发展之间面临的最大困惑是资金的匮乏。
因为没有钱,搞了野生动物保护这么多年,许多地区对自身的家底并不清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的龚智强告诉记者,阿坝州是少数民族地区,财力有限,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资金不足。本应5年搞一次的野生动物普查,几十年都没有搞过。因为没钱,想搞一些大型的宣传广告,印一些精美点的宣传手册都拿不出钱来。
同样是因为缺钱,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的科研宣教中心的装修费用至今还没有着落。蜂桶寨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王勇指着二楼的动物标本展区告诉记者,因为没有除湿设备,这些标本的保存很困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老少边穷,几乎都处在长江、黄河或是大渡河等重要水系的上游位置,山高林密,在中国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这些地方经济多以农牧业为主,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基础设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仍脱不了一个“穷”字。财政大多是吃饭财政。每年用于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自己能够投入的钱少得可怜。
天保工程补偿标准东西部差距悬殊
阿坝州红原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杨富全说,中央拨的天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用于森林管护、野生动物保护的钱每年大约130万元。而仅用于天保职工工资一块的钱就要占到天保资金的60%~70%。
阿坝州林业局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以天保项目为例,按国家标准,管护费应该是5元一亩。目前阿坝州发下去的管护费大约是每亩1.47元。而东部一些富裕地区依靠地方财政的投入,每亩补偿能达到十几二十元。
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林业局的有关同志介绍说,由于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属静态投资标准,制定方案时未考虑物价上涨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因素、森林资源管护面积增长因素,管护费标准没提高,地方配套资金又不能落实到位,导致劳动报酬偏低,与同地区同属性工作人员相比差距较大。
丹巴县有关同志说,2000年国家天保工程规定的造林费用标准是200元每亩,其中中央拨款160元,地方配套资金40元,但地方配套资金一直没有到位。而丹巴县管护费的标准是有林地2.49元/亩,灌木林地每亩0.45元。
四川省林业厅的苏曲批说,整个甘孜州的森林管护费算下来一亩地大约在1元钱。
西部林业待遇低留不住人才
因为待遇低,条件艰苦,人才缺乏成为这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隐痛。
阿坝州林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黄坤元说,为了治沙,他们花20多万元买进了一台检测设备,但具体如何用设备进行分析,却没人弄得明白。
丹巴林业局局长程中林介绍说,2007年他们在农大物色了两个专业对口的学生,让他们先实习,承诺进入企业后就给中层干部待遇,但对方只在此实习了三个月就离去了。
多年来丹巴县林业系统都是只出不进,专业人员更是少得可怜,不要说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都没有。去年他们借调了一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此人是四川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毕业的,但在县林业局只呆了半个月就走了,宁愿辞职放弃专业去高速路收费站收费。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