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一位姓杨的工作人员正在挖树坑,准备移栽树木。“是老百姓从山上挖下来卖到园子里的。”对于这些大树的来源,他说。
另一名干活的工人说,他以前就到山上挖过树,但没成功,“山上没路,肩膀根本扛不动,人工搬不下来。”正说着,远处有人冲他吼了一嗓子,这名工人马上否认自己曾参与上山挖树。
对此,李鹏向河南商报记者透露,根据他的调查,类似的古树名木园,在桐柏县内就达2000多亩。盗伐者以每棵300元到2000元不等卖到古树名木园,古树园再以1万元到30万元不等转卖到外地的古树园和大城市内,从中牟取暴利。
中游
在“集散地”披上合法外衣
事实上,桐柏只是这个产业链的一环。其中,不少树木被贩卖至距离河南桐柏县约300公里的河南鄢陵,这里是河南知名的花木集散地。
12月10日下午,在鄢陵县陈化店镇兰南高速路口以南,道路两旁分布着多家园林公司,在一家名为新科园林公司的古树园内,门口就有2棵直径约70厘米的银杏树,园内的参天大树更是比比皆是。
新科园林公司的经理于飞向调查团透露,这些树有些生长在南阳的山里面,目前每天从园内都要卖走10棵树以上。“我们的市场主要是往北走,天津等大城市需求很旺,往北到哈尔滨都没问题”。这些大树,直径50厘米多一点的,就要卖到5.5万元到6万元,而70厘米以上的价钱更高。
树到了园内,于飞说,从他这里走的树就没有风险了,他们从当地林业局下属的职能部门开出运输证和检疫证。
这样,古树交易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路上也不会遇到阻拦。
下游
A。用于城市景观建设、园林绿化、展览业
这些被盗伐的大树披上合法外衣后,被运往哪里呢?
河南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通过这一系列环节,运往省会郑州以及其他大城市,用于城市景观建设、园林绿化、展览业等。
在郑州绿博园北门两侧,各有5棵银杏树,树干用稻草绳缠了约3米高,直径在40到60厘米。在好想你民俗园内,约100棵枣树,其中,直径30厘米以上的有十几棵。有一棵直径约20厘米的枣树上挂的牌子显示,树龄已经230年。“在这里,数百年的古枣树有三十来棵,都已经死了。”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河南小组组长崔晟说。
郑州绿博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说,树枝干枯不要紧,根没死就行,春天还会发芽,“这些树都是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有正当的手续”。
B。“大树装点”成楼盘卖点
在郑州市桐柏路上一个新建成的小区内,国槐、桂花、朴树等树种,直径超过20厘米的树有十多棵,一棵直径40厘米左右的朴树被截去了树枝和大部分树干,用架子支撑着。在其他的小区内,河南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大树绿化也成楼盘销售卖点,不少房产企业主打的广告就是“森林”“绿色”。“这些树有不少就来自桐柏山里,被老百姓挖出来卖掉了。”李鹏说,“在山上,我就能找到它们的树坑。”
因与盗伐者联系密切10余名官员被处罚
在接受调查团采访时,桐柏县主管林业的副县长赵丰璞介绍,为了打击林木盗伐,桐柏县曾经处理过一批与盗木者密切联系的官员,其中林业局受到处罚的就有10人、乡镇官员两人。
“近两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这么多人惦记着这座大山,保护的形势还是很严峻。”赵丰璞说。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