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俞陶然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早春三月,恰是吃鲜美河豚的时节。对于研究了十多年河豚鱼养殖的阳清发来说,如今也是他的业务忙季。他负责的养殖基地在青浦区有230亩的鱼塘,每年要向上海、江苏等地的养殖户提供河豚鱼苗两三千万尾。
上周末,阳清发得知一个好消息:他发明的“暗纹东方家系无毒化养殖技术”获得第二届上海发明创新大赛授予的上海发明创新奖二等奖。暗纹东方是河豚鱼的主要品种,其野生种群含有剧毒。这套人工养殖技术却能让暗纹东方不含任何毒素。 “有了技术的保障,加上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拼死吃河豚’就能成为历史。 ”阳清发说。
使毒素“仓库”无毒可储
今年四十出头的阳清发,与河豚鱼打了十几年交道。硕士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从事鱼类生物学、特种水产养殖研究,从那时起,他就对河豚鱼人工养殖产生了兴趣。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级的河豚鱼科研项目只有一个,就是由市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在该所,阳清发经过多年研发,掌握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暗纹东方养殖技术。 2003年,他创办了一家渔业科技公司,开始探索河豚鱼资源化、产业化利用的道路。
众所周知,河豚鱼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微量的河豚鱼毒素就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导致心跳和呼吸停止。烹饪河豚鱼的厨师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烹饪时要将含毒素的卵巢、肝脏、肾脏、眼、鳃等部位完整去除。即便如此,国内每年都有吃河豚致死的悲剧发生。
阳清发说,作为河豚鱼的主要品种,其实暗纹东方的体内不会分泌或代谢产生毒素,它的毒素都来自食物链和海洋细菌。“这种河豚鱼好比是储存毒素的仓库,它们只是把外源性毒素积聚在体内。”上海海洋大学有毒鱼类专家伍汉霖教授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他研究了野生暗纹东方后认为,它们的肌肉、血液和精巢是无毒的。
因此,阳清发提出了养殖“无毒河豚鱼”的技术路线:在养殖过程中切断河豚鱼与外源毒素的联系,通过标准化养殖和净化处理,让毒素“仓库”始终处于“空仓”状态,从而使进入市场的河豚鱼不带任何毒素,从源头上消除“拼死吃河豚”的风险。
把无毒河豚培育得更美味
沿着这条路线,阳清发带领团队进行了十多年的产业化养殖探索。
首先,他们从暗纹东方群体中筛选出无毒个体。据介绍,暗纹东方是我国特有的河豚鱼种,与刀鱼、鲥鱼、鮠鱼齐名,并称为“长江四鲜”(银刀是刀鱼,黑鮠是长江鮠鱼,鲥是鲥鱼,是河豚)。作为洄游性鱼类,野生的暗纹东方在春季性成熟后,由东海进入长江中下游或鄱阳湖水系产卵,幼鱼在淡水中育肥,当年秋冬季节洄游到大海。暗纹东方体内的毒素,就是在海里积聚起来的。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中,暗纹东方因远离海洋产毒细菌和海洋带毒饵料生物,其食用安全性已大幅提升。在这些人工养殖的个体中,研究人员找到一些体内完全不带毒素的河豚,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无毒河豚种群。在此基础上,他们培育出无毒河豚家系,为人工养殖暗纹东方打造“无毒苗种资源库”。
光有无毒的鱼苗还不够,该团队在养殖过程中,利用一整套标准化模式阻断河豚鱼与外界毒源的联系:饵料中的毒素要严格去除,模拟海水的人工咸水要及时杀菌……有了这些标准化操作,就能防止毒素通过共生产毒细菌和食物链在河豚体内积累。研究人员还开发净化处理技术,清除河豚鱼的腥味,提高商品鱼品质。
如今,阳清发申请了河豚养殖领域的发明专利八项。采用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后,他负责的养殖基地能稳定地培育无毒河豚鱼苗,供应给上海、江苏等地的养殖户,年产量达到两三千万尾。在育苗时间上,新技术把河豚“分娩”提前有半年,暗纹东方的自然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