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它们躲避敌人的能力(躲人)。他指出:“这种半自然化的‘野外繁殖’;对于东北虎野放具有积极意义,让小虎从出生起就开始培养它们的‘野性’”。
“过了吃奶的阶段,林园可以投食一些野猪、梅花鹿,让小虎跟着母亲学会自己去捕食。”张恩迪建议。由于母虎是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长大,捕食能力弱,饲养员可以在前期采用一些“伪装”的方式喂一些食物,但一定不能让小老虎有所察觉。“一旦虎宝宝发现有人喂食,它们长大就不怕人了,野化就失败了。”
“养虎为患”
目前,老虎在全世界的生存状态,面临着一个相似的窘境:动物园的老虎越来越多,野生虎却越来越少。
2010年,中国动物园内华南虎数量达到100只,而野生华南虎几乎绝迹。今年4月,黑龙江东北虎林园人工饲养的东北虎数量突破千只,共达到1065只,成了名副其实的“千虎园”。据刘丹介绍,近年来,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年增东北虎数量保持在100余只左右。经过多年培育,目前林园内东北虎数量首次突破千只。在扩大数量同时,科研和技术人员不断优化种群族谱,通过DNA鉴定、野化训练以及血液等多项指标的研究,以达到将东北虎放回自然的目标。
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繁育基地始建于1986年,建立之初仅有8只种虎。
据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副场长王志国介绍,随着基地东北虎数量的增加,场地“口粮”成为难题。
据介绍,一只东北虎每年“口粮”花费约为1.5万元,林园东北虎数量已超过千只,仅靠门票收入难以维持,于是开始派老虎“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
王志国说,目前北京、大连、秦皇岛、长白山等地均有派出“打工”的老虎,繁育中心派出饲养员常年在这些地方照顾东北虎“起居”、繁育等。
张恩迪指出,动物园或饲养中心出现“虎满为患”的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动物园里的老虎,一个主要功能是‘娱乐观众’,而不是‘维持自然生态链’。中国人现在要保护的,不是‘东北虎’或者‘华南虎’物种,而是保护老虎在自然生态界的地位。”
中国虎的野放之路,最大的困难,是为“百兽之王”寻找栖息地。
2003年,中外专家就曾在中国积极寻找适合建立中国虎野外放归试验区的地点。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5月,专家组先后3次对重庆、湖南、江西和福建推荐的7个候选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认为湖南省浏阳和江西资溪最为合适。江西资溪也是“虎妈”全莉看中的“野放基地”。
然而,截至目前,这些“野放基地”仍停留在爱虎人士的无限畅想阶段。
张恩迪在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老虎野放,人虎矛盾不可避免。与其劳师动众,让“野放基地”居民搬迁,不如保护好中国现有的天然老虎居所。
张恩迪说的“天然场所”,是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等四个区域,这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约20只野生东北虎出没的地区。
“当我们将目光更多关注在吉林珲春等地的森林保护,帮助森林物种恢复,完善各层次的食物链,那位于食物链顶端的老虎也就有了食物,东北虎就不会走上华南虎的悲剧道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