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家们宣布,一只属于最后灭亡的一批恐龙留下的角化石或许将最终证实这种庞然大物的灭亡是由于一次运行撞击事件引发的
科学家们普遍相信,在大约6500万年前,一次猛烈的天外撞击事件导致了恐龙和其他诸多生物的灭绝
此次发现的角化石和这个化石上的角非常类似,应当属于一类植食恐龙,如三角龙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宣布,一只属于最后灭亡的一批恐龙留下的角化石或许将最终证实这种庞然大物的灭亡是由于一次陨星撞击事件引发的。
他们此次发现的这只45厘米长的角属于一种植食恐龙家族,其中包括著名的三角龙。这块化石是在美国蒙大拿州东南部偏远地区一处被称为“地狱溪建造”的地层中被发现的,这里曾经出土过很多恐龙化石。
而这块化石之所以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是由于其埋藏的位置有点特别,其出土的地层仅仅位于标志着白垩纪(属于中生代)和第三纪(属于新生代)的K-T层下方13厘米处。这一地层通常被指定为恐龙灭绝的标志层。这就意味着恐龙似乎是在这一时期“突然之间”被从地球上抹去,消失的干干净净的。
科学家们现在倾向于认为恐龙经历了一次全球性的灾难,导致了其种群的迅速绝灭,而非缓慢的灭绝过程。
对于这样一次全球性灾难事件的具体情形,现在一般认为是在大约6500万年前,有一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了地球,撞击点大致位于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这次撞击毁灭了整个恐龙家族。
但是一些怀疑论者指出,在撞击发生前的大约300万年内的地层中,恐龙化石存在明显的缺失,因此他们提出,或许早在撞击发生之前,恐龙便已经灭绝。
这是事实,在K-T界限以下大约3米范围内的地层中存在明显的恐龙化石缺失,这一地层甚至已经被取名为“3米空隙”(three-meter gap)。
这个奇怪的现象助长了对于恐龙灭绝理论的争议。一部分科学家提出恐龙是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逐渐灭绝的,而一部分恐龙则逐渐进化成了后来的鸟类。
而根据研究人员此次发表在《皇家学会生物学通报》上有关论文,此次出土的恐龙化石正是位于这一空隙带内。这一发现有助于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一次灾难性的撞击事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泰勒·莱森(Tyler Lyson)博士告诉记者:“这一发现提供了崭新的证据,证明恐龙并未在陨星撞击发生前便已经灭绝。”他说:“现在这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