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百年锡镶技艺面临困境
http://www.dili360.com 2012-05-03 09:40 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威海4月28日电 (记者 孔凡元) “因为山东威海锡镶艺术品完全依靠手工完成,一些老艺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渐渐不能胜任,而年轻人都不愿学习这项复杂的工艺,使得这一古老的制作技艺濒危。如何全面系统、完善地保护和传承锡镶这一民间技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威海锡镶制作工艺师、市级非遗传承人谷祖威28日在接受“文化之春走山东”采访团采访时表示。
从事锡镶技艺60余载的谷祖威说,威海的锡镶茶具图案雕镂清晰、生动形象、传神逼真,内容涉及自然、人文及威海地方风土人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对研究滨海地区历史边贸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先后流行于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以及国内十多个大中城市多个城市。北京颐和园绘画馆工艺品部先后购进了一百多件“威海卫锡壶”。目前,威海仍有众多民间手工艺人制作和传承锡镶茶具制作工艺,并融入了许多新的工艺和艺术元素。
据介绍,在1890年,谷家疃的谷宝和、谷年和兄弟二人在东码头附近开办了合成铜锡铺。到英租威海卫时期,合成的锡镶产品不需要外出推销,来威的外国人都直接到店铺去购买。据威海市档案馆馆藏大英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记载,锡镶发祥于清光绪末年的威海,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84年8月,谷祖威重操父业,集资几万元开办锡镶工艺品厂。他找出了家藏的雕刻和成型工具,聘请了已退休的当年新合成老技工担任技术顾问,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二、三个月内试制成功,其产品已在香港和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展销。北京颐和园绘画馆工艺品部先后购进了一百多件“威海卫锡壶”,并成为最畅销的工艺品。1985年9月,一部分锡镶产品还被送往澳大利亚国际博览会展销。现在锡镶工艺品厂已有三十名工人,产品除了茶具类品种外,又增加了镶手杖、高级花瓶、钓鱼杆等。图案也突破了旧内容,又设计了八仙过海、各种古代人物等图案,格调健康文雅,从而使这一优秀的民间工艺重放异彩。1988年,村委接管锡镶制作,因社会体制等问题导致管理不善不久停产。
“目前,整个威海地区从事锡镶艺术品研究生产的企业只有两家,共计70人的队伍,且缺乏有序的市场推广,很难将这一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民间工艺传承好,其产业也很难做起来。”谷祖威焦急的告诉本社记者。
这位老人称,锡镶的制作工艺复杂,完全依靠手工制作,是任何机器代替不了的,对美术工艺的要求很高,培养一个入门的初学者须3个月时间。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传承古老的锡镶制做技艺的宣传推广力度,建立一个锡镶艺术博物馆之类的专业展览交流培训平台,来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使极富胶东民间艺术特色的文化,驾承威海锡镶工艺传播海内外,享誉国内外,并唤起海外华人对家乡文化及中华民族同根同祖的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