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被誉为现代徐霞客游记
http://www.dili360.com 2012-04-18 10:14 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刘欢) 美国作家、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新作《黄河之旅》日前出版。该书记录了比尔于1991年春进行的一次探寻中国母亲河——黄河源头的旅行,是一部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被誉为现代版《徐霞客游记》。15日的发布会上,比尔坦言,他曾仔细研读《徐霞客游客》,并从中受益良多。
十年前,比尔·波特因《空谷幽兰》被中国读者熟知,更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终南隐士的讨论。他的另一本追溯中国禅宗文化的游记《禅的行囊》也同样受到中国读者的热捧。此次新作《黄河之旅》,带中国读者深度对话中华母亲河,以全新的视角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
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1991年3月,比尔从黄河入海口——东营出发,沿黄河逆流而上,途径济南、郑州、洛阳、延安、包头、临夏等20多个城市,历时两个多月,踏遍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地,最终到达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源头,成为当代第一位成功到达黄河源头的西方作家。
二十年后的今天,比尔将当年的文化之旅整理成书,详述黄河沿岸各地的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从泰山上刻有“孔子登临处”的石坊,到邹城纪念“孟母三迁”的大庙,从石门山上李白杜甫珍重道别的凉亭,到少林寺后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石洞,从灵宝县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关,到芮城永乐宫中的吕洞宾墓,……比尔向读者展现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承受的苦难坎坷和创造的灿烂文化。
在书中,他这样描述到达黄河源头时的情形:每往前挪一步,都是那么痛苦。我的肺无法换气,我的双眼无法聚焦……在意识模糊、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神奇地跨过了山脊。看到黄河源头了……牛头碑上写着“黄河源头”四个字。此时此刻,千思百感一齐涌上心头。可是我太累太累了,没力气笑,也没力气哭,只是和向导互拍了照片。
发布会上,比尔忆起20年前在函谷关的难忘经历;“那时的函谷关还很荒凉,我住在一个很小的招待所里,整晚听着黄河咆哮的声音入眠,那样的声音刻到了我的脑海,萦绕20年未能消散。”
从美国“富二代”到“看破红尘”
谈到比尔·波特的人生经历,主持人笑言他其实原是美国富二代,后来因变故家道中落。“就像贾宝玉,但家中没有那么多姐姐妹妹”,比尔戏称,“12岁的时候就看破红尘,到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行。”
在台湾,比尔曾在一个寺庙以居士身份连住三年,虽然也偷着喝酒,但修行是每日必须。直到今天,比尔仍坚持每天早起后打坐一个小时。或许因信佛的缘故,比尔的文化之旅颇有特别之处。
如果计算《黄河之旅》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墓”或许可以算作一个。比尔每到一地,都热衷探寻当地历史人物的墓葬。在淄博,他讶异于2000多年前的管仲墓保存完好;在东营,他遍寻孙子墓冢无果;在关羽首级冢的石碑前,他唏嘘祭拜一番;凭吊昭君墓,他感叹王昭君的肝肠寸断……
除了文化遗迹,比尔也记录下黄河流域各地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入海口荒凉的滩涂、菏泽的碧绿牡丹田、涛声入梦的大禹渡、雄伟壮观的壶口瀑布、榆林的沙地植物园、青铜峡的羊皮筏漂流、一望无际的青海湖和和谐自然的鸟岛、牧草青青的约古宗列盆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是书中一大亮点。
据悉,《黄河之旅》英文版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让世界通过黄河了解中国。【编辑:马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