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地震的成因是什么? |
|
|
来源:N 更新时间:2010-4-28 |
|
|
青海玉树地震的成因是什么? 青海玉树地震的成因是什么? 玉树地震发生的断裂带为风火山断裂带,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历史上曾多发地震,并且震级都不低。我觉得这次的地震应该是受地形环境影响,是印度洋板块冲撞并挤压亚欧板块,地面隆起……造成的。由于玉树地震之前,即14日5时39分发生过一次4.7级地震,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了6级地震,因此,玉树地震是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活动可能较为丰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至4月15日16时,已记录余震总数829次,3.0级以上余震9次,其中6.0级至6.9级地震1次,5.0级至5.9级地震0次,4.0级至4.9级地震3次,3.0级至3.9级地震5次。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相关,是地壳应力释放所致。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一样,也是发生在欧亚板块的板内地震,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为什么时隔近两年之后,汶川地震的所引发的地壳应力调整才有所显现?对人类而言,虽然两年是颇长的时间段。但就地球而言,几年、几十年都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因此,虽然玉树强震已距汶川地震两年,但不过是地壳活动的短暂一刻 据新华社电(记者胡浩)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的成因、特点以及我国乃至全球地震活动和预测情况做出解析。玉树地震烈度不超9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介绍,玉树地震发生的断裂带为风火山断裂带,从地况角度来说,属巴颜喀拉地块的南边界。该地区自1900年以来200公里范围内没记录到7级以上地震,相对来说属于不太活跃地震带。他介绍,由于玉树地震之前,即14日5时39分发生过一次4.7级地震,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了6级地震,因此,目前专家对玉树地震的定位是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活动可能较为丰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至4月15日16时,已记录余震总数829次,3.0级以上余震9次,其中6.0级至6.9级地震1次。地震台网中心判断,玉树地震最大烈度大概为8度强。8度地区集中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东西七八十公里,南北二十公里左右的区域。应重视地震频发态势自2009年7月至今,9个月内全球7级以上地震共发生24次,平均每月达2.6次,高于以往百年的每个月1.6次的平均水平。是否“地球已被调成震动模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研究员孙士鋐认为,从频度、强度上来说,全球地震活动水平都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可以说进入相对活跃阶段,主要的地震活动集中在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他说,中国作为多地震国家,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应高度重视地震频发、地震增强的态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介绍,我国地震活动呈现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
|
上一个自然地理: 青海玉树地震作文,快啊,急啊 下一个自然地理: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什么时候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
|
|
|
地震 |
 没有任何图片自然地理 |
|
|
|
|
|
|
|
|
|
|
|
|
|